接着上篇继续啰嗦
-
医务辅助工作者
从图中可以看到,医务辅助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并不需要太多医疗相关的知识,只需熟悉医院环境、维持秩序、轻量的操作一下电脑即可。
医务辅助工作者主要是帮助医务工作者分担繁琐但简单的工作,他们通常来自临床、后勤部门,也有少量招聘的年轻人,大多数都是年龄大了依然坚持发挥余热的人们。
分诊台主要就是帮助病人预约挂号、取号和咨询,一般设置在门诊大厅。作为HIS系统中最长脸的子系统门诊排队叫号系统主要就应用在这里,医院门诊的很多大厅或诊室门口会摆放很多屏幕,根据坐诊医生的诊室分别显示对应的队列,排队叫号系统将这些信息整理出来分别投影到这些屏幕上。分诊台的工作人员通过这个系统主要做以下几个事情:
- 检查预约挂号的患者是否按时到场,将错过的号码重新分配给晚来的患者或新来的患者
- 控制各科室的排队人流量,将同科室排队过多的诊室人流分担到人少的诊室,降低平均排队时间
- 根据各种现场的异常情况及时调整排队队列,通知患者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风险。比如有门诊医生临时调去急救或手术,分诊台要把这个消息通知排队的病人改挂号或退号。
HIS中有药房和药库管理系统,药房和药库都有库存管理的功能,不同的地方后面会讲到,药品库存管理最频繁的两个操作就是出库和入库。入库时,工作人员将供应商提供的药品清单和实际货物进行清点,然后将数据敲进系统的入库清单提交保存。出库时,将出库的药品敲进出库清单,填好出库的目的地,清点完药品,提交保存,然后推着小车送药即可。药品的库存一般不会在人员嘈杂的环境,只要会操作电脑即可完成出入库的操作。
-
药剂师
药剂师主要的工作就是管理药品,根据医院的规模不同,可能会将药房药库分离,有的大型医院在临床或医技科室开设二级库房,但不论怎么变,在HIS中都是上图中的几块业务的重组或切割
药品因为属性多样会分为很多类型,但在药品库存账簿管理中,一般分为这几种类型的药品:西药、中成药、中草药、自制药、耗材等等,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其含义,现实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这个分类并不是行业标准,不用计较。但不管什么类型的药品,它们在业务上的流转是一样的。
门诊发药即药剂师根据医生开具的电子处方抓药,患者排队取药,有条件的医院还有药房排队的大屏幕。药剂师抓药前会检查处方是否符合用药和院内规定,对不符合要求的处方会通知医生改处方单或重新开单。抓药时可能会将一些药品拆包装,用单独的小纸袋装起来,手写或者机打标签服用频次、用量和注意事项等。
住院发药,药剂师根据病区护士提交的药品医嘱,将药品打包分好后待领取,由于护士一般会将本科室多个床位的病人在一天或几天内的用药批量提交,因此每次发药量很大,取药主要有2种方式:
- 患者自行领取,药剂师根据患者床位将药品分栏打包后发药,类似门诊
- 护士领取,将该科室所有病人的用药一次性提取到病区护士站,再根据患者医嘱分别打包配药
出入库管理,主要分为两块业务区域:
A. 当药品从医院和供应商之间产生流转产生的业务,如常规采购、财务结算、临近过期药品退货等
B. 当药品在医院内部各科室之间流转产生的业务,如药库分发到各个药房、药房之间相互调拨、临床科室二级库房和药房向患者发药等
区域A就是药库,区域B就是药房,可以看到两者是有重叠的,通常小规模的医院因为药库和药房人员重合,因此1和2的业务都在一套系统里完成了。大规模的医院由于药品流量大,对药品的流转和库存管理要求更高,会将药库和药房分离,药品流转的对内和对外分别由两波人负责,避免权责不清浑水摸鱼。
除了药品流转以外,药房和药库也会对药品进行定期保养,比如销毁或退回过期和失效药;药剂师需要定期对药品库存量和财务账本进行对账结算;按照行政命令对药品的零售价进行调价,评估调价对药品收入的影响等,这些功能就根据实际需求给账号配置权限即可。
在HIS中管理药品价格目录和执行出入库操作分别是两个权限,出入库时的录入清单的药品价格自于药品价格目录,无法修改,这与传统的进销存系统可能有所区别,在一定程度上阻止采购人员串通供应商拿回扣。
-
系统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是对院内所有运行系统最熟悉的人员,不仅仅是HIS,包括OA、院感、LIS、PACS、体检等各种系统都要了如指掌,熟悉所有的功能操作和其依赖的配置参数,保障院内系统的正常运行。
这是一个纯服务性的后勤岗位,只要是基本业务以外的所有信息系统工作,基本都包给了这个岗位,小医院一般由某个懂电脑的人员兼职,而大型医院则会专门成立科室或部门。这些人不懂医学,但是精通windows、Linux和应用软件,牛一点的还会敲代码、写软件或工具,有点技术客服的味道。
维护账号,传统的HIS都是工作人员找到系统管理员手动开通账号的,不过现在融入互联网技术之后,工作人员也可以自行申请账号。
维护数据字典,主要的意义在于结构化业务数据,统一命名口径,有助于统计分析,提高多人协作的效率。其中涉及到专业的数据字典,比如药品目录和疾病诊断目录,需要临床和药房的医药专业人员配合进行维护。医保目录对码是指将医院的所有费用与医保的费用目录进行对照,使社保局的医保系统能够识别医院的费用,实现自动报销和结算。
配置电子病历模板,主要是帮助临床医生整理病历模板,虽然这种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应该由临床医生完成,但现实一般是临床医生写好一份模板,“网管”们按照电子病历的格式和规范将模板录入系统,毕竟临床医生太忙了,而且作为医院的直接创收人员,话语权很高的。
配置HIS系统参数,一套HIS系统可能用于多家医院,每家医院的相同业务要求和流程不同,甚至同一家医院不同科室相同业务的流程也不一样,因此HIS通过参数配置的方式来适应这种环境,比如有的医院门诊不需要挂号,直接排队就诊,而有的医院必须要先挂号再就诊,或者一家医院有的科室要挂号有的科室不需要挂号,这个时候通过参数配置来控制业务的不同分支,使产品满足需求。多说一句,参数配置确实使产品更灵活,但过于灵活也会造成麻烦,配置太复杂导致上手困难,多个参数相互影响导致系统BUG井喷,培训成本上升,开发人员更迭如果培训不到位,导致系统迭代越来越困难。
-
管理者
以上是HIS有能力提供的用例,医院内各科室职能部门的管理者在实际的工作中远远不止上图中的这些范畴
图中可以看到,管理工作的大多数用例都是查询和统计,管理者关心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各种数据指标,保证业务按照良性的趋势发展。这些数据有一部分即来源于业务系统,通过参考数据指标的多维分析结果,可帮助管理者提高决策和执行水平。
比如月末绩效考核的时候,管理者需要考察人员的考勤状况、工作量、指标达标情况、科室负债盈利状况等,对这些都可以通过每个人的实际业务数据统计得出结果(如果系统中没有相应报表则找系统管理员从后台数据库提取),有了这些数据支持,管理者即清楚每个人应该发多少工资奖金、科室运营达标情况和如何向上级汇报等。
当然业务系统毕竟是工具,如果不能正确合理的使用,也会产生大量错误的数据,反而干扰管理,比如收费员不按要求结账,导致财务统计数据分析不正确,可能会误导院内人员和资源分配。使用工具,也需要一套合理的制度,保证其输出正确的结果。
好啦,关于业务场景就讲到这里,熟悉了业务场景后,大家对功能边界和模块定义应该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了,码字太多阅读体验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