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们想离婚就赶紧离,别成天相互扣挖,谩骂攻击,我倒无所谓,大不了我一辈子不成家!”
二十岁的虎子早已对父亲满腹仇恨,面对仍在哭泣的母亲,虎子说出了内心积郁已久的想法,显然他已经厌烦了这种争吵的生活,也许父母的离婚会使他减少痛苦。
“我现在要不是因为你,我早都和他离婚了,过着没啥意思,整天在外面不回家,还不让我管他,说看见我就恶心,我真过不下去了。”母亲仍不断地抱怨着,诉说着不满。
虎子何尝不想拥有幸福完整的家,但窒息般的对抗与沉默,让他对家失去了希望。的确,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孩子内心终究出现了消极心理。
(2)
夜深了,母亲一个人在客厅里等儿子回来。终于儿子慢慢走回来,母亲赶紧问:
“儿子,你今天见了你女朋友的家长,他们怎样评价你的?人家愿意你们继续交往吗?”儿子刚回来就直接进了卧室,母亲感觉到不对,就赶紧去问儿子。
“不咋滴!妈你别问了,我不想说,反正人家父母不愿意。”儿子情绪低落,低声应着。
母亲的心慌乱起来,她理解自己儿子,已经猜出八九不离十:“人家肯定是嫌弃你父母离婚了!”
儿子蒙着头不说话,窗外月光出奇的亮,整个客厅亮个通透。母亲全然明白了,这是明伤疤,父母草率给孩子心理造成了隐形伤害,都是离婚惹的祸。
(3)
“琳子啊!民政局上班的那个男孩不错,你刘阿姨给介绍的,你去看看,不要辜负人家的好意。你这么大了,不敢再耽误了!”母亲在劝说琳子。
“你想去,你去,我不急于嫁人,我没考虑好,真不想结婚啊!妈!”琳子总是与母亲对抗。
琳子大学毕业一直不想找朋友,不结婚,母亲给她介绍很多,她都拒绝。
她在恐惧婚姻,她一生都忘不了父亲对母亲的伤害,她心里装满了悲伤,从八岁开始。
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父母总是相恨相杀,那种声嘶力竭的哭救声,骂声如雷的大骂声,她终生难忘。她不敢走进婚姻,不敢轻易相信男人。
(4)
最好的爱的教育,是父母相亲相爱。
是的,对于孩子来说,家庭带来的重要安全感之一,就是确信父母彼此相爱。
前段时间,因为其他琐事和女儿工作,我一度陷入选择的两难和焦虑,对先生缺乏耐心和接纳,也时常因琐事和他发生争执。
我意识到问题在自己,向先生坦诚了自己的压力和痛苦。好在,他一向宽厚待我,我们渐渐好起来。
一个人对对待伴侣和孩子的的态度和温度,藏着这个家未来的风水和命运。
为人父母的两大误区,一是长大成人后,就忘记自己也曾是敏感的孩子;二是结婚生子后,就渐渐忽略了爱人的性别。
前者,让我们想当然地站在所谓正确角度上对孩子妄加指责,而忽略对他们感同身受的理解和接纳。 孩子的敏感来源于父母的不尊重,孩子的懦弱来源于父母的无端指责,和家庭的不和谐。
而后者,让我们渐渐对那个陪我们最久的爱人丧失爱的能力,甚至把婚姻亲手送进冰冷的坟墓。 彼此之间少了体贴温情,看到的全是对方的缺点,零容忍,零夸赞。
我们打着“工作太忙”“生活太累”“老夫老妻”乃至“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名义,对爱人怠慢,对孩子放任,对婚姻偷懒,对家庭推责。
恰恰忘记了,忙碌到忘记生活,失掉质量的不是工作,而是焦虑的我们;疲倦到懒得交流,拉手亲吻的不是婚姻,而是枯竭的灵魂。
直到有一天,我们的爱人因为别人一句甜言蜜语或一个廉价礼物,身陷出轨,背叛婚姻,而我们的孩子在父母相杀相恨中,变成问题儿童或重蹈不幸婚姻,我们才恍然大悟:
相互消耗的父母不仅毁掉了彼此,还毁掉了孩子的一生和家庭的未来。 大多相恨相杀离异家庭的孩子都是跟着母亲,也许这就是本能的躲避,孩子是娘心头的软肉,割了它,娘的心头疼痛难忍。因此即便是孩子判给男方,很多家庭的父亲对孩子都不那么的细心投入,他们往往为了生计或者另组建家庭,而忽略孩子。
孩子就会觉得自己被抛弃,就会想念母亲,妈妈是孩子的最后一道屏障,这时候大多数母亲都会义无反顾地照顾孩子,有的母亲为了孩子情愿不再嫁人。如果连妈妈都放弃了,那么孩子就彻底失去希望了。
相恨相杀的父母,在孩子心中种下恐惧和悲伤,让他穷尽一生也难以走出原生家庭的影响。
相亲相爱的父母,在孩子心头撒下安稳和阳光,让他拼尽全力也要找到自己心中那片芬芳。
最幸福的家,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着爸爸和我们。 父母是否相爱,孩子非常明白。
愿每个孩子都有机会看见父母相爱的模样,愿每位父母都有修为成为孩子爱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