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正式开学第一天,昨天回来以后通过和他的聊天,发现孩子在学校整体一天还是蛮开心和适应的,然后也比较有规则意识,对于老师讲的一些重点也可以抓住。还和我分享了许多他观察到的事物。
完成了我给他布置的小任务:记住了同桌的名字。
发现数学老师不仅教他们班,还教隔壁四班,这个发现让他觉得很有意思,和幼儿园不一样。
体育课有点无聊,问他为什么,说就是练习“齐步走”。我回应说“是呢,就只是练习齐步走,确实有些无聊呢。妈妈猜后面的体育课,或许会有好玩的。” 还和我说体育老师说了,上体育课要穿球鞋。今天出门的时候特意又看了看贴在门口的课表。发现今天没有体育课,又穿上了凉鞋。
……
晚上睡前就课上他是否认真倾听,和他进行了一个对话。
“宝贝,你还记得我们SEL课上学的倾听四要素吗?我们来打个分,你给自己自评一下,看看做得怎么样。0到5分。0分是做的不好,5分是非常好。”
“好。”
“第一个:看着对方的眼睛”
“4分。还有1分是因为有的时候老师让我们不要看她。”
“第二个:找关键词”
“1分。”
“为什么是1分呢?” 我很好奇。
“因为我感觉自己不知道什么是关键词,也不太清楚自己做的好不好。”
哦,原来小家伙还不太清晰关键词这个概念。
“通过你和妈妈的聊天,妈妈注意到你找关键词的能力还是可以的。比如,你可以清晰地和妈妈说出班主任老师要求的一些规则,也知道数学老师今天布置的作业,还有你告诉我体育老师说体育课要穿运动鞋…这些都是关键词,很重要的一些信息哈。那你现在给自己打几分啊?”
“3分吧。”
“第三个:回应。”
“0分。因为老师都还没有什么让我们举手回答问题的。”
“第四个:确认对方已说完。”
“0分。因为还没有机会发言。”
这两点当时那会还没有想好如何回应孩子,觉得孩子讲的也有理,就暂时没继续说了。
“那你的那个“静听想做”集中注意力的笔袋今天有帮到你吗?帮助你集中注意力?当要走神的时候,看一眼就可以提醒到你。”
“老师不让笔袋放桌上,放抽屉里的。不过我数学课的时候,拿笔、尺子的时候看了一眼,提醒了我。”
“嗯,这也是个好主意呢。”
发现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勇敢和有内在力量,还有他们的适应能力。不禁心里真的要给娃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