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自律的人生最幸福!”可我们每个人的天性里,都有懒惰的因子,有自我放纵的潜意识,所以我们需要外在的约束。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必须以外在的约束,养成他自律的习惯。虽然我们班实行民主教育,但民主也需要有制度的约束。因为教育还包括行为的养成,而这养成就包含了行为的训练。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要有规矩。而规矩的制定,是要着眼于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意识的唤醒与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成长!
学校中午开展30分钟的午自习,有一部分同学,在自习课上总是小声说话,管不住自己。昨天早读的时候,我们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为什么老师上课的时候还可以发表看法,交流问题,而自习课上,却要必须做到足够的安静。”任柯洋首先发言:“因为老师上课时能够控制课堂,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活动交流,能够及时收回学生的思绪,也就是收放自如!而班长在自习课上也需要完成作业,她没有办法一直注意学生的动态,一些学生就会浑水摸鱼,不学习还捣乱!”我问霍梓阳等一些遵守纪律的学生:“为什么你们都能管住自己呢?”她们的回答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自习课应该把自己掌握不牢固的知识学会,尽量提高自己的成绩!这是自己支配的时间,更要格外珍惜!”我给同学们总结为“有目标”!魏成轩接着说:“不让有一点声音,就是为了避免太乱。第一个说话的学生就像一个导火索,他的话点燃了一堆爆竹,进而可能引起全班的爆炸!所以第一个说话的学生一定要严惩!”同学们自发鼓掌,由衷认可!还有很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自习课确实要严格要求自己,既培养了自身的好习惯,也减轻了班长和老师的负担!听着他们的发言,看着孩子们认真的模样,我由衷的欣慰!
怎样培养优秀学生?“优生”当然应该是指品学兼优的学生,但是现在不少老师,家长眼中所谓优生,更多的是指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因此,这里有必要对优生做一个大致的定义。“优生”是指品德学习和各方面能力都优于同龄人的学生。但是,据统计,有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并不一定,其他方面就多么出色。比如,因为他长期处于学生尖子的位置,所以比较自傲自负,容易产生虚荣心。还有的学生成绩好,但心胸比较狭隘。另外,因为他从小受表扬,所以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甚至不及一般学生。那么如何培养优生。第一,引导优生,树立志向。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树立理想,明确志向,真正做到志存高远。让他们认识到,成绩比别人好,就意味着将来比别人多一份责任。所以现在就应该比别人多一份努力。第二,帮助优生认识自己。我们可以让优生超越某些具体的考试分数和名次,通过与其他杰出的少年英才比较,然后让学生认真分析自己的经验与教训,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升自己。第三,教育优生,保持童心。应该尽量的让他感觉跟其他的学生一样,所以老师一定不要溺爱优生。第四,激励优生,超越自我。我们可以对他们提出追求卓越的希望。也就是有意识的是这一些难题,去折磨他们,让他们在一次次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辉煌,正是从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第五,训练优生受挫心理。优生犯错一定不要迁就,而应该严肃批评,让他们习惯于挨批评,包括严厉地批评甚至必要的处分,还有就是给优生“”是指一些品尝失败的机会。第六,培养优生的创造能力优秀的。学生头脑都比较灵活,所以,我们要养成他们善于质疑。勇于否定,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