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共读活动の启航

开始的开始

第一次接触《如何阅读一本书》,是在我的年初书单里,而在最终购书的时候,我选了秋大叔《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我把书囫囵吞枣的看完之后,就没有然后了。

第二次接触《如何阅读一本书》,是在思维导图学习小组,丽芳老师21天带读这本书,每天一幅思维导图作业。我大概第三天就开始掉队,后来也只把书看到了第九章就坚持不下去了。

在决定参加小生这次带读活动的时候,其实还是有点犹豫。今年下来其实各种的活动都参加了不少,但是最终能够转化为对自己习惯有效助力的并不多,工作上即将迎来每年最忙的校招季,学习上拖了n久的毕业论文也是下半年的努力目标,在这种压力下反复的参加一些打完鸡血就没有然后的活动或者组织真的毫无意义,

直到参加了启动会。看到小生分享的自己几次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经历,精神上其实是松了一个口气:这个活动首先基于共性的阅读困难和问题来开展的。对我个人而言,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效率还在其次,首先还在于培养自己阅读以及输出的习惯。一个人看书,其实很容易不够专注,一不留神放下书之后可能就在也不会回头来翻。而一个人的输出,也是很难持久,能够有一群人一起鼓励着想着同一个目标和主题不断的分享,相信我们都可以越走越远了。

我的目的和标准

很喜欢启动会的一句话:你的标准决定你的收获。很多活动参加到最后都变化为了打卡而打卡,而这句话确确道出了真谛,你付出多少,你付出的用了多少心,才会为你带来多少的收获的改变!

目的

通过积极参与这次活动,培养自己专注阅读和输出的习惯,让分享输出成为自己的阅读常态。

我的标准

1、认真收听录音,写下自己的收获和困惑,及时跟大家分享交流;

2、查看他人博客并主动参与评论;

3、高质量的完成作业要求的思考问题;

4、按照实践内容的标准认真完成刻意训练并视情况提高实践内容的标准;

5、定期撰写收获反馈;

6、积极参加课程服务组工作,其他组别的工作也力所能及的给予支持和建议;

7、完成至少一次语音分享。

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如何应对

时间精力不足

有两种情况,突发工作无法安排协调和拖延症发作。

保障措施:

100天打卡培养早睡习惯,提高白天注意力集中度,提升工作效率。

通过海比特训练营提高自我规划管理。

韧性不足

轻言放弃算是自己一个老毛病。

保障措施:

加入助教团,给自己赋能。

多跟伙伴交流,向兔子、马博士、小生等求助。

最后想说的话

攀登阅读的高峰,我已经准备好了。伙伴们记得沿途为我打气,感谢你们的赋能!

启航!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