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法师分享说:现在社会上很多孩子不愿意与外界交流,叛逆,甚至不愿上学……。家长们就会带孩子到各个医院,各种机构去检查,去诊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但诊断标准是统一不变的条框。然后诊断出孩子有种各样的“病”。
其实大部分原因是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模式,沟通方式,家庭环境造成的。但父母不愿承认,不肯承担这样的责任。百分百认定是孩子“有病”。是因有病才表现出这样那样的行为,就会想尽一切方法去“治病”。把自己教育方式出错造成的结果推的一干二净。其实有病该治疗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
好触人心弦的开示,曾经的我也是一个不愿负责,恐惧未来,“病入膏肓”的父母。记得三年前孩子从国学私塾书院回来。我觉得他性格倔强,调皮捣蛋,我没有能力教好他。就算他做到了上课周中不看电视,同意没收手机,每天自觉按时完成作业,每晚陪我打球运动……。我都被无明蒙闭了双眼看不到孩子的好,不愿相信孩子。
到现在仍让我记忆犹新,让孩子伤心欲绝的一段对话。“妈妈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您要如实回答,在您的心中是师公重要还是我重要?”那时的我既然无以言对。父母是孩子唯一的依靠。我的无言让他确定了,他在我心中的位置没有一个外人重要,心痛过后他穿上厚厚的保护“外壳”。
从此我踏上了一条开山之路。一层又一层的剥开后,才明白自己才是唯一有病之人,所以这两年我专修我自己,一点一点地剔除自己的慢,终于觉醒到学习只能改变自己,慢慢学怎样放手放下对他人的管控。
很神奇又奇妙的感觉。每次外出修身养性,小儿子的电话就会如约而来,母子俩冰山般️的隔阂线慢慢在融合融化,链接也越来越紧密。不纠过往,觉知当下,创想未来,拥抱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