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月20日,公司总经理给管理者讲课,主题是如何打造职业化,从职业化应对职场危机的作用,到职业化有那些坑,再到职业化素质的表现,如何塑造职业化心态,再到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化,最后是职业意识修炼。内容非常详实,还举了大量生动的例子。课程让我受益匪浅,让自己重新审视职业化,审视自己的工作,反思自己的目标。
尤其是在对待职业化的重要性上,让我有了新的认识,很大程度重新树立起了对工作的认知。
(2)
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一老人家门口有一片特漂亮的草坪,有一天,一群小朋友跑来踢足球,兴趣盎然,每天都开踢,很影响老人的生活,让老人不厌其烦。于是,老人想了个办法,他对小朋友们说,谢谢你们在我家门口踢球,我给你们每人一块钱,小孩很开心,能踢球还有钱拿,当然很爽。然后,过了一个礼拜,老人说,最近手头紧,以后只能给五毛了,小朋友们想了想,勉强也还能接受。然后,又过了一周,老人对他们说,现在只能给一毛了,小孩们很生气的说,才给一毛,再也不来这里踢了。
老人用了一个高明的心理学方法将孩子们赶走了,我以前是从老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故事,感觉老人太厉害了,运用心理学,通过金钱的手段,把孩子踢球源于热爱的内因蒙蔽,让踢球与金钱这个外因连接起来了,并且,持续加强,然后再割断两者的关联,而消融的不仅是金钱,还有孩子对踢球的那份热爱。
不过,今天我要从孩子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个故事,我有点想哭的感觉,一份热爱,就这样被断送掉了。我好想站在那群孩子的身边,大声的告诉他们,你们对足球的热爱,以及足球带来的快乐,与金钱无关,有钱相伴固然很好,没钱又如何,关键是你们真心喜欢它,真心喜欢就一直喜欢下去,别被金钱导偏了。
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对工作充满了激情与热情,梦想着自己能大干一场,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慢慢变得拖延,得过且过,不再精益求精,想着周末想着早点下班。结果,本来应该是让自己能力水平快速提升的几年,却变成了颓废的几年。很心疼自己的过去,如果当时自己的身边能有一个导师指点该多好。
当然,拿小孩踢球的例子,和我过往颓废的那几年相比较,并不是想说,我的颓废源于金钱。而是想表达,我们要看到事物的本质,看到工作对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做好它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奖赏,而千万不要把内心对工作的那份热爱,与外界的评价(工资或他人的评论)进行强相关。
我们除了周末,每天最黄金的白天8小时都给了工作,没有热爱,你甘愿如此吗?也许只是热爱被蒙尘了而已。
(3)
工作要热爱,但职业化又是什么呢?在我看来,简单的说,就是工作是一项技能(不限于此,但应是以此为主),而职业化就是说明你这项技能已经达到了专家的水平。
很遗憾的是,我们大部分人对于工作这项技能的水平只是平庸水平,达到专家水平的少之又少,能达到的,必成职业经理人。
我们看到了职业化的美好前景,但我为什么要去做到职业化呢?有啥好处啊?只是金钱吗?恐怕不限于此,一定还有不一样的东西,不一样的体验。
我想到一个类比。我自己前些年练习太极拳,一开始练的时候很辛苦,也完全找不到感觉,看不出来别人打拳得好坏,也不知道师傅说的沉肩坠肘,螺旋上升是啥意思,完全无法理解,因为这纯粹是一种体验,你不体验到的话,别人无论如何描述,你都无法理解和懂得。直到前两年,我的太极拳中午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算是有些入门了,这时就明白师傅当初描述的那种感觉是如何了,有种恍然大悟的感知,也能轻易看出别人打拳水平的高低,更重要的是,这时再练完一趟拳,那舒服感妙不可言。
职业化是工作的高境界,也许只有达到,才明白那应该也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这种体验和收获才能真正给你带来快乐和幸福感。至于工资,那只是顺其自然的一个副产品。
所以,我会对新来的员工说,你在公司挣着两份工资,一份是,你拿到手的钱,另一份是,你在工作中获得的成长。这也是我时常反思自己的一句话,有了这种心态,对待工作你就会发现它是如此可爱,愿意积极拥抱一切,并终将去体验到职业化这个终极的工作能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