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写作如何记录这岁月如歌

    曾经只把写作当消遣,如今把消遣赋予写作。

    我是在田野里长大的孩子,从小爬墙上树样样在行,或许正是这种环境才养成我天马行空的性格,从小我学习成绩还算可以,初中毕业顺利的考上了县重点班,不过从未觉得自己会喜欢上读书写作。

    在我印象里我的每一任语文老师都很“儒雅”,都是“雷打不惊”的性子,和我的风格实在是不搭。考上高中后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我惊呆了,语文成绩68分,虽然我从未觉得自己语文好,但是,感觉,好像,貌似,也不至于这么差吧。

      那个时候语文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军训期间晚自习我说话被班主任逮了个正着,劈头盖脸的给我训了一顿,让我对语文老师本就不佳的印象又蒙上了一层阴影。为此我还“记恨”了他一段时间。

    可能还是他的人格魅力终究战胜了我的小肚鸡肠,他讲课绘声绘色,而且很能“扯”,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野史传记信手拈来,让我这个一上课就爱磕头打盹的人都听的津津有味,渐渐的我喜欢这个特别的语文老师,喜欢上语文课,连带着我的语文成绩也是一路平步青云。

    高二的时候语文老师考去了市里边的学校,他说考去市里学校的那些老师都已经是优秀教师啊还是什么别的称号,他说只有很少几个人不是,其中就包括他,他说他三十四岁了,曾经有两次机会调走,但是他因为自己所带的班还没有到高三,想把他们带到毕业(我们那里的老师一般都是从高一带到高三带一轮),但是这次他再不把握住机会可能以后很难再挪动了,他不想继续在这个地方。他怕自己慢慢的也变成了一开始自己所不耻的那种为了评职称托关系送礼的人,他希望可以堂堂正正的用自己的实力为自己赢得应有的待遇,越是小地方就越看重这些弯弯绕绕。

      他管我们班级很严厉,俨然一副老者,可我总觉得他有一颗赤子心,他伴着脸给我们训完话出门就呲着牙笑,他当面劈头盖脸一顿骂,背后也总是为我们骄傲。他说做人应该做一个外圆内方的人。

    语文老师曾经提到过一句他想买一本《唐才子传》但是太贵了没有舍得买,他走的时候我们全班同学凑了七百多块钱送了他一本《唐才子传》,再往后我们就很少联系了,我与这位让我对阅读和写作产生了极大改观和兴趣的语文老师的故事也就结束了,在那之后我忙着准备高考,他大概去了新的学校也有很多事情要忙,久而久之再联系的话都不知从何说起了。

    后来我们班换了很多位语文老师,没有一个有他讲课有趣,上语文课我就自己读书,我的语文成绩在整个年级名列前茅,我记得有一次一百五十分的语文试卷我得了一百三十一分,这可以说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可若不是他或许我依然是那个胸无点墨的人。

    高考后自己的时间也比较充裕了,虽然我是理科生,但喜欢把自己的感受,理解写下来,一方面是记录这生活的快乐,另一方面写作可以帮我理清头绪,有效复盘,通过写作我发现我的理解力和倾听力和表达能力都有提升,我越来越喜欢自己的这种状态,22年通过一位特别到特别的人的介绍,我加入了007,那一天正巧是二月十四号情人节,他有一个宣传标语我觉得很浪漫“七天一篇写七年”,我希望我与写作能度过我们的七年之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