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见到一个远房亲戚,没有了年轻时的笑容与俊美,只因当年放弃了升学机会,又嫁给了一个农民,自己至今也仍是一个农民,家庭生活也比较困难。我在同情与怜惜她的同时心生感慨,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后来我找到了答案,这都是因为她自己两次错误地选择。
本来,当年她是一个性格开朗、聪明伶俐学习也不错的女孩,听说她第一次高考没如愿,又下决心复课,第二次高考仅差几分就考上中专了,只可惜她选择了放弃,就永远与大学无缘了。不久她又选择嫁给了一个农民,30多年来,她都没有走出农村生活的小圈子。不是说农村生活不好,而是因为她人生本不应该是这样的。
由此可见,左右人生的秘诀就是选择。
有一句名言:“左右一个人成功的,不是能力,而是选择。”
鲁迅当年放弃学医而选择从事写作,成就了一个文学大家的人生;郑渊杰当年选择把儿子带回家自己教育取得了成功,现在看来这是一种大胆而明智地选择;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尝试了11次竞选,只成功了两次,他没有选择放弃,终于当选为美国总统。当然他们都是有能力的人,其实选择也是一种能力。
在我们的人生中就学、择业、择偶都面临着选择。这些可能每个人都亲历过。每年高考结束家长都为子女的高校选择煞费苦心;择业更是人生的关键环节,学生高校毕业了,是专考公务员?是到外企?到国企?还是自己创业?这都是需要认真选择的;择偶更是人生一件大事,要知道,选择什么样的伴侣,其实就是选择了后半生的生活。
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无时无刻不面临着选择,比如,我们面临一大堆工作,需要选择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面临一大摊家务,做什么也需要选择先后;面对兴趣爱好,也总不能面面俱到,也需做出选择。
怎样才能做出正确地选择呢?
首先,我认为要对自己选择的事情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择业和择偶,要静下心来,通过问自己内心,为什么要选择或为什么不选择?分析各自的利弊,对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最后要跟着感觉走,确定自己的选择。
其次,要把想做的事情做一个轻重缓急的划分。把最重要、最着急的事情找出来先做,然后再做其他事情。这样就使自己的学习、工作或者生活都有个头绪,并且不误事、有成效。
再次,可以把想做的事情列出表格。在对同时想做的几件事情总也纠结不清时,就列出一个表格,把想做的事情列出来,分喜爱程度、时间是否允许、条件是否具备、能力是否胜任等项目,每项用10分或百分制为标准,按实际情况给分,看哪一项得分多,就可以选择哪一项。这个方法适宜同时期想做的几件事情的选择。
最后,可以听听别人的意见。在一些大的事情选择上,自己就是搞不清楚,拿不定主意时,可以让别人给自己出出主意。借助众人的力量帮助自己做出选择。当然最终还需自己决定,毕竟当事人还是自己。
选择无处不在,选择至关重要。选择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愿我们通过选择走好人生路,愿我们的梦想都能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