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均璇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六祖慧能这首得法偈名气很大,流传了1000来年。直到1930年代,敦煌石室秘藏重见天日,人们才发现,原来敦煌本的《坛经》写的大不一样。敦煌本不只没有“本来无一物”这句,而且是得法偈是两个。
两个偈前面还有引言:
呈自本心。不识本心,学法无意。识心见性,即吾大意。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无台。
佛性常清净,
何处有尘埃。
又偈云:
心是菩提树,
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
何处染尘埃。
到底哪个才是当初六祖坛经的原偈?虽然说可以确定敦煌本《坛经》比流传的宗宝本坛经早几百年,但是这几十年来还是有争论的。今天我们不考据,我们讲故事,说内容。
慧能的得法偈,是因为有神秀和尚的偈子。五祖弘忍和尚选接班人,考校弟子谁悟得佛法大意,让大家各写一偈。当时神秀是大弟子,其他僧人都不敢写,只有神秀和尚写了一篇,写在房廊的南廊: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有尘埃。
慧能见了,知道神秀未得究竟,写了上文的得法偈。因为慧能不识字,就请人在房廊西间壁上题著。
弘忍看到慧能的偈子,知慧能识其大意,就传授慧能衣钵了。
这段故事记载在《六祖坛经》里,宗宝本和敦煌本记载都差不多,宗宝本虽然增加了一些情节,但大概就是这个轮廓。
说起来,神秀做为首座大弟子,他的偈的确是差了些。
神秀和慧能在讨论的是佛学的根本问题,无我还是有我,空还是有。
身和心,就是五蕴、五阴,色、受、想、行、识。身就是色,心就是受想行识。
《杂阿含经》133经,“色有故,色事起,色见我,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段话翻译为白话文,把身心(五蕴)当作我,人们就会被烦恼盖住,执著身心放不下,被一个个生起消失、没完没了的念头所左右。
《心经》说的简单: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神秀的偈子却把身比如树,把心比如明镜,要经常擦擦,才不能有尘埃。所以五祖弘忍看了他的偈说『见解只到门前,尚未得入』,还没入门哩。
再来看看慧能的得法偈。菩提本无树,无身,明镜亦无台,无心,佛性常清净,放下身心是佛性,清朗干净,何处有尘埃,本来清净,哪有有尘埃。
高下立见。
本来无一物,这句挺漂亮,而且意思也符合五蕴皆空。个人感觉比佛性常清净读起来还有味道。不过,如果通读敦煌本坛经,就会知道,佛性是慧能的一个重要提法。《坛经》讲经部分的开篇就就说:“愚人智人,佛性本亦无差别,只缘迷悟,迷即为愚,悟即成智。”对“佛性常清净”被改“本来无一物”,郭朋在《坛经校释》里有考证。郭朋这本《坛经校释》问题不少,不过关于这句的考证还是不错的。
敦煌本《坛经》中的第二首偈子争议比较大。有的人认为是抄错了,有的人认为没有道理。
因为慧能第一首偈子刚刚说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第二首就又说“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其实认为抄错了、没道理的,是不理解慧能大意。身心要放下是没错,但身心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存在也“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这是慧能的高明之处,不耽于空,不耽于有。搞学问的,或是宗教里跑偏的,陷在文字上,陷于说理,是搞不清的。所以搞来搞去,宗宝本子里第二首偈子直接全删了。
闻思修证,佛家、道家的理论,不经过修行亲身验证,靠听、靠看文字是理解不了的。真正修行人(修行方法正确的),敦煌本《坛经》这两首偈子一看就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