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潍坊市区,往西南方向驱车约90公里,近沂山北麓,朋友夫妇二人于数年前在一片向阳的山坡上修建了一套乡间别院。
这里远离闹市区,属于乡土气息浓郁的农村。一下高速公路,转弯来到乡间小路上,立即被青纱帐包围,空气里弥漫着乡间特有的粪土味道。
远远的,就看到友人站在门口等着我们。车速稍一减慢,那两只叫小黑和小灰的土狗就摇着尾巴站在路两边,希冀的猜测着来客的身份……
近几年来,每逢节假日休息,我们就寻个由头来此聚会——由头的具体指称包括:樱桃熟了来摘樱桃;下雪了来赏一场雪景;国庆节了,来庆祝一下吧……不一而足。然后挈妇将雏,浩浩荡荡驱车前往集合。
车门打开的一刹那,孩子们的尖叫声,狗子们见面的狂吠声(我们家花生从未缺席这样的聚会啊!)不绝于耳。大人们的见面问候声被彻底淹没……
踏进熟悉的院落,映入眼帘的还是那一从翠竹,随风摇曳。池塘里的荷花已经彻底枯萎,只剩几片残叶留在水面。鱼儿簁簁,自由自在。院里的各种花儿能开的还是姹紫嫣红的怒放着,丝毫不惧渐浓的秋意。但还是那几株菊花最为夺目,开得肆意,开得劲爆。
周敦颐在《爱莲说》里写道:“晋陶渊明独爱菊”,“菊,花之隐逸者也”。我一直觉得这处山村别院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这儿远离世间纷纷扰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与日益拥堵喧嚣的繁华都市相比,我更爱静谧和谐的小山村。人们的脸上写满了满足和快乐,简简单单生活,活在当下,不过于苛求那些永不满足的欲望。
这儿以羊肉出名。每次来,朋友总是叫上一大盘手抓羊肉,让我们做一次真正的老饕。院里院外的空闲处,是各式时令瓜果蔬菜:白菜,韭菜,胡萝卜,西红柿,黄瓜,南瓜,冬瓜……几乎市面上的蔬菜瓜果都有——新鲜无农药,现吃现拔,有机安全,最重要的是不花钱,基本上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简简单单的做上几个时令蔬菜,在推杯换盏中,从儿女的成长教育,到目前的国政实事,聊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对于我们那两个六岁的女娃娃来说,这儿是游戏的天堂。在城市里,要么是囿于斗室,读书学习;要么是去商场的游乐场,玩着各种冷冰冰的机械玩具。然而,这里是天然的游乐场:漫山遍野的牵牛花,飞来飞去的花蝴蝶,猫猫狗狗追逐着她们飞奔的脚步。回到院子里,冲洗地面的水管成了她们的“武器”。嘻嘻哈哈中,猫儿狗儿都被淋成了落汤鸡,她们自己也从头到脚湿漉漉,即使弄湿了衣袜,光着脚丫子撒欢儿在大自然里,这份兴奋和自在,也只有在这里才能得到尽情释放吧!
两个读高三的大娃娃,他们偶尔写点作业,其余时间两个家伙或是倾听我们大人们的高谈阔论,或是一起走向田间地头,极目眺望远处的沂山。间或弹起古筝,悦耳的琴音在四周荡漾,暂时忘却了那紧张的高三生活。
夜幕降临,然远离城市的这儿没有“华灯初上”。一切都是自然应该有的样子:当无边的黑夜包围着我们,四周蛩鸣高低起伏,万古苍穹之上,繁星闪烁。在小黑和小灰的陪伴下,沿着山坡的那条小路慢慢踱下去,回来的路上顺手摘了几个不知名的“水果”,其实应该是一种药材吧,觉得是一种额外的收获呢!
晚饭过后,小孩子们继续在秋千上打闹,大孩子们趁机聊天散步去了,而我们也继续喝茶聊天,天南地北,诗词歌赋,东西方文化差异……无边无际的聊,思绪纷飞。即使身处中年,但朋友夫妇一向追求浪漫。关闭了房间里的各式灯光,院子的杏花树上挂上一盏灯笼,茶几上也点燃了蜡烛,一切都在灯火明灭之间摇曳。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夜深了,忆起陶渊明的那首古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当下即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