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又是一年教师节,作为企业一名培训从业者和内训师,早上打开微信,收到了一条条感谢和祝福的留言。本人只是回复感谢,过誉,感谢公司给的平台,各位老师都辛苦了等等。深挖内心,本人还是要承认确实满足了一丝丝“虚荣心”。回顾几年的培训工作生涯,慢慢培养了自己学习和思考的习惯,自己的收获才是最大的,对学习、思维、职业、改变和提升这些关键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开始学习写作的课程已经四周了,中间经过了一些事情,也有一些自己的反思,借着时机,现在做一个小小的梳理和呈现。
白岩松的《白说》中讲到关于创作的一个观点,我很认同,就是:创作往往包含着三个步骤:始于“感触”—比如你被一件事或一个人打动,想要创作一首诗;终于“表达”—这首诗最终完成了;但中间这个词是最重要的,有了“感触”不能立即“表达”,而是要去“追寻”—经历了足够漫长的“追寻”,等到一切成熟了,才会有完美的“表达”。其实何止创作的过程需要追寻,对于很多事情,我们碰到了,见到了,会有感触,有想法,可能就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感想,就像很多网友的评论,享受一时嘴上痛快,但其实是缺乏一个追寻的过程,也就是独立思考,再想一步的动作。有了追寻,不光让我们的表达更完美,也让我们看清事情的本质,也才能得到更靠谱的结论。
梁漱溟提出过:人这一生总要解决三大关系,而且顺序是不能错的。先要解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然后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后一定要解决人与内心之间的关系。借用梁老爷子的框架,先从人与世界的关系开始写起。
一、人和世界的关系:环境、认知与洞察
两周前去宁夏分公司讲课,和公司做培训的小伙伴聊天。当地的培训经理特别强调,他特别关注培训期间食宿条件,安排有意思的活动等等,这些安排好了学员肯定愿意来培训。我的观点,培训是不能当成一项福利的,就像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发动机的一类是激励因素,一类是保健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组织培训过程中,吃好喝好,活动有意思,这是保健因素,只能确保“没有不满意”,而好的学习内容,解决职业发展中的问题,促进组织绩效改善,这些是激励因素,才能真正带来满意,才会激发继续培训的动机。讨论过后,最终也没说服他。他的观点应该是基于他自己的观察、实践、验证,对此深信不疑。沃德说:“使我们陷入麻烦的,通常并非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而是那些,我们知道得不确切的东西。”每个人观点各有不同,我并没有贬低的意思,每个人都是基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形成一定的认知。这样的认知不可避免都会有局限性,由局限性的认知指导做出来的行动会导致不甚满意的结果。
这种由生存环境决定的认知简直无处不在,而且不易察觉。昨天看到一篇文章中讲到河南坠子《关公辞曹》的一段唱词:
曹孟德在马上一声大叫:“关二弟听我说你且慢逃。在许都我待你哪点儿不好,顿顿饭包饺子又炸油条。你曹大嫂亲自下厨烧锅燎灶,大冷天只忙得热汗不消。白面馍夹腊肉你吃腻了,又给你蒸一锅马齿菜包。搬蒜臼还把蒜汁捣,萝卜丝拌香油调了一瓢。”旧时生活在民间下层的文人,囿于阅历与眼界,极尽想象,王侯将相的奢华生活,无非是顿顿饺子油条,白面馍夹腊肉,包子蒜汁调香油。要走出这个局限性认知再导致不满意结果的循环,需要我们从提升认知水平开始,增长阅历,开阔眼界。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看看达官贵人是不是顿顿饺子油条,确保见多、识广。
那么问题又来了,见多识广就一定能提升认知水平吗?我们在生活中可以见到有很多这样的朋友,每年会去很多地方旅行,也读了不少的书,经常可以在朋友圈中看到他们分享的旅行照片和书单,身体和灵魂至少有一个在路上,有时两个都在路上。但如果和这样的朋友聊天似乎没有感觉TA的工作生活、对问题的认知水平有明显的改善,对一些事件的看法依然会人云亦云,提不出有见地的问题和观点,工作生活依然杂乱,抱怨连天。走万里路,看惯了外国的商场景点,别人的生活方式,读万卷书,熟悉了不少故事,听说了不少道理,这些见多识广到自身认知水平提升之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段路就是要将所看所知与自身建立关联,改变行动,最终形成洞察。
有了洞察,才能让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纠缠不清的问题,能够快速找到根本,抓住关键,打到蛇的七寸所在。我们会见到这样高手,在几方各执一词,利益纠缠的情况,可以一眼看到问题所在,提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一举搞定,就像拿到一个不规则的物体,可以迅速找到物体的重心所在一样。
洞察可以应用的地方是非常多的。东方卫视有个节目叫《四大名助》,经常可以看到主持人的引导和提问就很好地体现了洞察的智慧。刚看到新一期,女硕士留学归来卖煎饼。这个大姐法律专业毕业,到日本留学过,丈夫是大学系主任。丈夫就是到《四大名助》节目中倾诉自己的苦恼的,全家人都不支持大姐卖煎饼。理由一是人才浪费,二是太辛苦,又照顾不到家庭,三是在学校门口摆摊,丈夫面子挂不住。节目当中,丈妻双方你来我往,观点碰撞,互相不能说服对方。这时主持人问了一个问题,如果妻子不是摆摊卖煎饼,而是在一个律师事务所工作,也起早贪黑,也没法照顾家庭,你会觉得如何?苦恼者自己就会反思出本质不是在煎饼上,而是妻子时间分配的问题。妻子多花一些时间在孩子和家庭上,多承担好母亲和妻子角色,这是双方能接受的解决之道。一个高质量的问题,就让混乱的局面拨云见日,这就是洞察的价值。电影《教父》里面有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我总结出这样一个模型,从看到、知道、做到、洞察,一环环递进,慢慢接近本质和规律。这个过程注定不会是轻松的,是只有少数人能够达到的。这个不断逼近的过程有个专用名词叫“高智学习”,这是斯坦福大学教授詹姆斯•马奇提出的概念。它对应的概念是“低智学习”,就是说通过试错、模仿来学习、获得经验。比如心理学实验中,鸽子知道按按钮能掉食物,就不停地按;猫被火苗烫了一次,就再也不靠近了。这种学习,只是表面了解,并不真正掌握事物的因果关系。
而高智学习,是搞清楚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且总结出模型、规律,应用到不同的场景。也就是说,高智学习获得的经验,可以应用到多个领域。比如Uber和Airbnb,就是用互联网思维,分别改造了传统的交通和住宿,把它们从一种单纯的交易和服务,变成了社交和体验。
通过高智学习,找到本质和规律,还需要结合自身,将其应于其他场景,这也是一个需要刻意练习的功夫。掌握高智学习,并能应用于工作生活其他场景中,才能比较好地处理我们和世界的关系。
(未完待续,后面将阐述人与人、及人与自己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