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朋友在微信上跟我抱怨说她最近好烦,跟着老公回到婆家。公公是个特别嘴碎的人,不光絮絮叨叨,而且脾气暴躁,属于一句话不对便直接开骂的那种。老公出去办事,就她和公公呆在家里,一天到晚听着公公数落他们不赶紧生小孩让他在村里都抬不起头来,还得陪着小心给公公做饭。
“你老公也不说啥?”
“能说啥?那是他爸,从小就那样,习惯了。”
“那你不爱听你可以出去呀!干嘛委屈自己呀!”
“可是,他毕竟是长辈,你不能留他一人吧,是不不太礼貌?”
“那要不你就说出来,说你不爱听他讲这些?”
朋友简直快要吓死了:“那怎么行?”
我吐吐舌头:晕死了!你什么都要替别人考虑,唯独不考虑你自己,那你受委屈也就是活该。
在生活中,这种人其实并不在少数。因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所以不管父母做了什么让我们伤心的事,我们都应该忍受;因为夫妻之间总会产生矛盾,我不想跟你吵架,所以即使对方做了一些让我们难受的事,我们依然应该忍受;还有一些老年人,心疼着子女,觉得他们现在竞争激烈,社会压力大,所以即使子女对自己发脾气,他们还是体谅地忍受。
其实,这些现象都来源于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东方文化的传统讲求的是内敛,讲究的是“喜怒不形于色”。于是,我们从小被灌输了这样的观念:我们只能拥有正面的情绪,而所有的任何负面情绪都是不对的,不好的,是我们必须要尽量避免的。
心理学上把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等情绪统称为负性情绪(negative emotion),有时又称为负面情绪,人们之所以这样称呼这些情绪,是因为此类情绪体验是不积极的,身体也会有不适感,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的顺利进行,进而有可能引起身心的伤害。
好像有一天早上我快要出门的时候,发现下雨了,于是就去柜子里找一双靴子。因为刚好前几天我妈收拾了柜子,我找了好久都没找到。本来着急着上班,又找不到东西,自然就有了情绪,手里的动作便大了些。一旁打坐的父亲立马便开口了:“明明你自己找不到东西,凭什么发脾气?”我一句话顶回去:“我又没针对你。”“我在这坐着,我觉得你就是针对我的。”我看他一眼,不再说话。他接着说:“你如果不想我来,我立马就回家……”
你看,在我的父亲眼中,我是不该有负面情绪的,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我相信这样的事不会只是发生在我一个人身上。据我所知,有很多朋友如我一样,因为情绪被限制,被压抑,然后就慢慢学会了用同样的观点去要求身边的人:你不能有负面情绪!只要你有负面情绪了,就会被我作出一番别样的解读和放大。
人际关系的矛盾,很多时候就是源于此。
比如一个女孩要男友陪她去逛街,男友答应了。女孩高高兴兴地试衣服,问男友好不好看。男友心里正想着明天与客户的一个合同签署,难免有些心不在焉。女孩立马就不高兴了:你是不是不想陪我?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
仔细分析一下,这本质上来源于我们思维的“错位等同”,就是不管实际的原因,只是简单地把别人的负面情绪看做是针对自己的。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书在不断教导我们要去跟负面情绪作斗争,可实际上,负面情绪和正面情绪在一起,才构成了我们完整的情绪列表。单纯地只想要一个方面,恐怕是不太现实的,就好像这世上能够一生之中都没有产生过一次负面情绪的人恐怕寥寥无几。
当然,负面情绪过多肯定是一种问题。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一定是正视它的存在,接受负面情绪是我们情绪的一种,是正常的。
我接触了一些学佛的师兄,他们都迫切地想要改变自己身上一些负面的东西,但往往事与愿违。为什么?因为他们总在自责。今天开始学佛了,明天就开始用佛的标准要求自己,没有任何负面情绪,只剩下寂静欢喜。可能吗?如同任何事情一样,改掉负面情绪一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有反复。佛家把这个改变的过程称作修行。
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事会轻而易举引起我们的情绪反应,心理学上将这称之为我们内心的坑洞。填满坑洞的过程,需要我们正视自己的情绪,接受自己这种负面情绪的存在,然后才能去疗愈。
这世上唯一急不得的事情,就是成长。对待生命,我们要有耐心。改变需要时间,在这个过程里,你也可以有负面情绪。
无戒日更挑战营第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