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楼梦》的作者只能是明末清初人
《红楼梦》开头就说:“作者自云: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隠去,……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说起?说来虽近荒唐……”
《红楼梦》是“梦幻”,是“假雨村言”,但我们可以确认的,它具有自传性质。
《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长篇大套的议论世间男女:“……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如前之许由、陶潜、阮藉……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
文中如前之“许由……秦少游”等都是明代之前文学家、诗人。而“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都是明代文学家、诗人。
胡适考证的生於清中期的曹雪芹(约1715—约1763)会把魏晋、唐宋元时期指为“如前”,但不会把距他一二百多年前的元明代(公元1369年——1644年)说成“近日”。
只有明代或明末清初时代人才能把元代、明代视为近日!
而据浙江土黙然教授研究,《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所出现的《豪宴》、《乞巧》、《仙缘》、《离魂》、《游园》、《惊梦》、《相约》、《相骂》、《刘二当衣》、《寄生草》、《妆疯》、《西厢记》、《牡丹亭》、《白蛇记》、《满床笏》、《南柯梦》、《负荆请罪》、《琵琶记》、《吃糠》、《荆钗记》、《琴挑》、《上寿》、《长生殿》等剧目,都是元代杂剧、明代和清初的传奇或杂剧,其中最晚出的《长生殿》创作完成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这就是说,《红楼梦》中涉及的戏剧,都是康熙中叶以前流行的戏剧,书中绝无1688年以后中晚期以及雍正、乾隆时期的任何剧目。《红楼梦》作者应是极其熟悉明末清初戏剧的文人,而出生清朝中期的北京“曹雪芹”做不到。
还有,《红楼梦》中的服饰、发型全部是明代的。我们看王熙凤“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綰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缨络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玖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撤花洋绉裙”。如此过细的描写非亲目所见是写不出的。其他如宝玉、黛玉、宝钗、丫环、婆子、老爷、管家各式人等的服饰均有过细的叙述。《红楼梦》作者应生活在明末清初,亲眼看到过如此服饰,才能作出如此过细的服饰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