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2007 年,《遇见未知的自己》在台湾一上市,就掀起了阅读狂潮,而我有幸在同一年里也读到了这本书的简体版,2017 年,又一次拿到这本书,算了算,已是十年的事儿了。30 几岁时,自己仍无知,看这个书名想的是,读了这书以后,就能像占卜一样,看到未知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了,或是说能少点愚钝,升级一个新的自我。可那时,似乎并没有读懂这本书,也没想到,十年后的我是现在的这般模样和心境,更没想过,十年后,我可以用读后感的方式再续前缘。
每次看这种心灵指导类的书籍,很难说自己能把思想完全清零地开始阅读,在读书时总会带着自己心里固有的观念去阅读,并习惯性的把这种“灵修指导”归类为“旁说”,当然会在阅读作者思想的时候有一种“另眼相看”的心态,在这样的狭义里,难免会觉得大小道理都明白,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去执行,去改变。就像此时,我也并不知道自己用文字罗列出来的东西,是作者想传递出的心灵修炼的哪个层级? 百分之几? 所以,书里说的对,我们会选择性的去看尔西,并且以此来体验这个世界的人、事、物。
一本书自有它的生命,即使作者努力通过事例、方法以及文字等形式去点悟些什么,可是人都是凡俗的,当你尝试着解决生活里的一系列难题或处在一个停滞不前的阶段下,在不知道答案是什么的时候,就像是在黑暗中祈求光明,总是希望能获得具体的帮助和指导,总想从别人的身上,在外在的物质世界里找到答案,结果却徒劳无功,因为我们是自己思想和情绪的奴隶。
“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这句谶语说的很对!我们的内心总想打破点约束和局限,渴求获得不断的新意和成长,却又被自己从小生成的心理环境、所界限的观念和学识、所固囿的人生经验和决断而限制,自我程序不断创造出“我”的周围,把潜意识的部分带到了意识的层面上,导致我们用言语来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东西,能量、情绪、传染、感知吸引过来的人、事、物就变成了我们的周围,思想、情感所带来的能量频率就变成了固有频率。“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就是一个又一个循环的叠加。
“我们都生活在自己思想观念的半笼之中,却浑然不觉”、“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在我的理解里,应该是外面没有别人能帮助你排斥你,你要深入探索的未知,是愿意承认、接纳自己的那个阴暗面,能够看到自己的不完美,然后接纳它们,同时,与自己的负面情绪和平相处,寻找自己的内在,改变了自己,才能走出自己的迷惑,找到内心的平衡。“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的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怼或恐惧,然而,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儿时间,耐心和细心的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包装,你总有一天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的丰盛和美好,而且知道,这是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
你在重读一本10 年前的书之初会在心里的假定和预判什么? 老旧词陈论? 老调重弹?再读过这本《遇见未知的自己》后,我依然觉得,其中的灵修意义我还没有完全参透,我仍然在这些没有因10 年的时间而过时的内容里迷惘,未知的自己从10 年前匆忙的寻找外界的答案,到现在回到了自己的沉思中寻找解答的方式,我觉得,这是十年的时光里自己悟出来的,而这无疑也是这本书想要输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