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篇值得花时间阅读的文章的背后都是作者细致的逻辑布局。
大概从17年开始知识付费的热潮是一波接着一波,各类知识付费的产品也层出不穷,当中不乏质量很高的。得到里万维钢老师便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专栏作家.但这热潮的背后又有很多现象值得思考,这篇文章就以面对知识后面的人群分层为基点来谈谈。
追求知识与忽略知识的人群
"我其实是在把知识趣味化。"-------罗振宇
这句话是罗振宇在十三邀里长达近四个小时访谈里令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句话。人人都在说中国的应试教育弊端大,我认为最大的害处就是在高考后彻底将一部分人与知识分离了。刚入大学的十八年来我们都好似与真实的世界相隔离,也正是因为这长时间的隔离让那些厌恶学习的人认为知识就是书本上那些无聊的公式,并对知识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这是会影响他们一辈子的。罗振宇他在将知识趣味化,他说他只需在知识这扇门前欢呼就会吸引一批又一批人进去,重新认识知识,这是我认为他最重要的影响之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的一个方面就体现在技能的综合性。就拿我身处的互联网行业而言,编程能力是我们的专业技能,但是若你还懂点产品,可以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想法那么你就是公司想留住的那种人才。一个人想取得一定的成就是离不开终身学习的。而应试教育导致的这条鸿沟注定会将人的差距拉扯的越来越大。
追求知识者中的行动派与非行动派
这里就要提到我人生中的第二位导师,王阳明。(第一位是罗振宇,他带着我走进了知识这扇大门)王阳明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知行合一,心外无物”这八个字。今天我们先聊一聊知行合一这四个字。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和我有过这种感觉,一个知识感觉自己懂了,但是往往要你讲你讲不清楚,要你应用到实际中更是举步维艰。这就是普遍存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个现象,这是对知识理解的假象。知识是一定要外化为行动的,不管你是写字,说话还是用于工作。请记住这一句话。若学习知识后不能外化于行动,那么其实无异于看剧,唱歌这些娱乐活动,它这只是提供了一种心理按摩甚至是花费了你的时间还不能像娱乐项目般带来快乐。
知道了会去行动,让学到的知识变得有价值,行动了对知识才会理解更深,知和行怎么分得开呢。这就是知行合一。
面对知识行动派往往是高效率的,非行动派往往是没有所得的,可能还会因为花费了时间而没有改变而带来焦虑。你想做那类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