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7岁男孩冲出车自杀,“学生有什么压力?”

早上起床看到一则新闻上面说上海有一位17岁的男孩,因为受到了母亲的一两句责骂,便冲出车从大桥上跳了下去。

男孩是上海某职业中学的一名学生。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了一点争执,在车上母亲训斥了她,他便把车门一拉,径直的就从桥上跳了下去,母亲在后面拦也没有拦住,追悔莫及。

这样类似的事件在我国发生了不止一两起了,这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反思呢,现在学生已经不仅仅是说大人逼迫一点就会变得更好,凡事都需要两面性的看待,孩子6岁之前没有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到了孩子叛逆期的时候,就已经收不住闸了,小时候他可以用哭来解决,自己想要什么事情,还大人不同意杀,躺在地上大哭一定要达到自己的目的。

到了叛逆期的时候,自己想要的没有达成,他就会用更激烈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都是第一次为人父,为人母,不懂得怎么教育孩子。如果太过于溺爱孩子,只是把孩子往自我中心的地步,又靠近了一点。

另一种说法,就是孩子总是说,你一个学生能有多大的压力呢?

成年人的世界,觉得自己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上的压力,自身的压力,往往压的自身喘不过气来,成年人也有经受不住压力而选择轻生的,只不过因为上有老人需要照顾,下有孩子,还在等待着自己养活,丝毫不敢放松。

小孩子的世界他还不懂。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应该是什么?他只是觉得对这个世界已经失去了想要存在的想法,还是学生,他所承受的压力只不过是学校和家庭罢了,在学校中经受住同学或者是家长方面的压力,回到家里还需要承受来自家里人的压力,应该受不了了吧,他们还不知道生命对他们来说是有多么的重要。

社会给人的压力太大了,从上学的时候就需要顶住家里对自己的期待,成年之后又需要进行自我生存的考验,再大一点还有结婚的压力,工作上不顺心,回到家里也十分难受。

受不了生活的压力,也是对这个世界产生了失望。

不快乐已经成为了人生的常态。

孤独已经成为了人生的常态。

苦中作乐,拥抱孤独,这样的字眼,不断成为自我安慰的借口。

孩子的教育,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了大人的整个社会体验。

原生家庭选择不了。

孩子小时候的价值观,人生观,抗艰难的能力没有培养好。

这样的人间惨剧什么时候能结束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贝尼斯定理,就是员工即是消费品也是投资品,工作是消费,培训是投资。贝尼斯说,员工培训是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投资。 ...
    lwch阅读 655评论 0 0
  • 1.小白兔有一家糖果铺,小老虎有一个冰淇淋机。兔妈妈告诉小白兔,如果你喜欢一个人呐,就给他一颗糖。小白兔喜欢上了小...
    吆五阅读 925评论 2 11
  • 1、不论在何地遇到升旗仪式,都能停下来行注目礼吗? 2、面对父母做的可口饭菜,向他们说“谢谢”了吗? 3、记得长辈...
    西岭布衣阅读 490评论 0 3
  • 我有一个愿望全年四季都不再穿内衣不管是蕾丝花边还是镶钻价值百万就是不穿无关束缚,有关舒服愿望实现的可能是百分之十夏...
    渝湘阅读 637评论 2 11
  • 寒凉不敌夜喧天, 满目食材晃眼间。 种种名吃出美味, 神仙路过也垂涎。 ...
    唯一还是我阅读 519评论 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