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直是全世界编剧的第一必读经典,至今,仍是美国亚马逊最畅销图书之一,该书集结了罗伯特·麦基30年的授课经验,所讲授的创作原理,不仅对影视作品有指导意义,更适用于小说创作、广告策划、文案撰写。
阅读《故事》后,才知道该书不仅教写作者怎样成为编剧和创作小说,而且也让写作者明白,在创作时“故事是生活的比喻”、“去体验我们生活之外的生活,置身于千姿百态的世界和时代,去追求,去抗争、去感受我们生存状态的各种不同深度”的实际涵义。
罗伯特·麦基最经典的就是“故事是生活的比喻”,“故事思维”,“故事节奏”,就让我们来解读他是怎样阐明这些观点的。
1.以生活为基础,有为而作
生活中充满故事,好的创作是把故事用传统原始的方式表达出来,原汁原味,浓郁而富有生活的气息,让读者读来有亲历其景的感受,也有无限惊奇的发现。
现实、想象、反思、感悟让读者从内心世界去接纳喜欢,才达成了作者创作的初衷愿望。
故而罗伯特·麦基在书中说到:故事并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一种挖掘混乱人生的真谛的载体。
故事潜移默化的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罗伯特·麦基用犀利的目光,照见现实生活中与故事密切相关的文艺形式:如小说、戏剧、电影。他在《故事》中,让写作者在其对文艺形式深刻的描述中,用精炼的语言和好莱坞剧作故事历史,来启迪写作者的故事思维,并警示写作者以生活为基础,做到有目的地写作。
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古人都主张“有为而作”,都强调文章必须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毛泽东也指出写文章或做演说是“要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而作家写故事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引起共鸣,陶冶人们的情操,这与罗伯特·麦基倡导的是一致的。
2.故事是生活的比喻
“所有的作家,都必须明白故事与生活的关系:故事是生活的比喻;故事必须抽象于生活,提取其精华;故事又必须像生活,但又不能一成不变的照搬生活。”我们的故事一定要比实际的生活更有深度和意味,这是罗伯特·麦基对故事作出的最好的诠释。
生活是文学的创作源泉,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一部脱离生活的作品必定是经不起读者推敲也无法得到读者的认可的,离开生活缺少品味的文学更是无法与读者共鸣。
自古中国传统文学创作理论都主张主观和客观相互统一,崇尚物我两融,寓情于景,形神兼备,而这优良的传统文化一直引导着从古至今优秀的文学作品,没有哪部文学作品脱离了生活而独立存在,也没有哪位作家远离生活而独自创作。
一句话,故事的材料是生活本身,写作者是创造者,是能将生活转化为更有力度有内涵,甚至比生活更加丰富的故事呈现的创作者。
“故事赐予我们一种机会:去体验我们自己生活以外的生活,置身于千姿百态的世界和时代,去追求、去抗争、去感受我们生存状态的各种不同深度。”
生活教导我们,任何人都有欲望,有追求,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为了实现心中所认定的目标,甘愿牺牲时间、金钱,用雄心去实现的人生的价值,当然由此所冒的风险绝对是随侍左右,相伴而生的。
故而有多大的追求,就有多大的挫折让故事主人公去抗争,去在各种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去体验和感受人生,而故事怎样在这些条件和千姿百态的世界和时代诞生,就要用杰克·哈特的另一句话来说明:
“很多时候,我们缺少的不是故事,而是一双发现故事的眼睛,这双眼睛能够帮我们在平凡的故事中找到不平凡的地方,在普通的经历中汲取宏达的主题。
“紧张与松弛之间的交替便是生活的脉搏。无论大情节、小情节还是反情节,所有优秀的故事都悸动着生活的节奏。”
一个故事如何打乱主人公的生活秩序,如何让其变好或变坏,如何再次逆转,如何让其毁灭或重生,终要在这种循环之间延伸故事情节。但不能停留在体验人生的模棱两可的中间地带,只能创造一个到达生活极限的爆炸的机会,故事才能成为吸人眼球的精彩陈述。
因此,作品中没有冲突,就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世事无常,写作者都应该根据这个普遍规律去抓住作品核心,利用冲突法则不断推进故事向前发展。
首先,作家需要认同自己创作的人物,人物即是结构,结构即是人物。作家不能讨厌自己所创造的人物,相反,人物是作家思想的体现。人物在压力之下的选择能够折射出人物的性格,传递作家的思想和价值观。如果作家刻画的人物不能让读者或观众产生共情,那么人物的刻画就是失败的。
经常有一些影视剧的人物被一些媒体吐槽脑残,观众无法理解人物在剧中的行为,因为人物在剧中的行为没有逻辑。有时候一些编剧可能忘记了,人物在追求任何欲望的过程中,在故事的任何时候,总是会采取从他自己的主观视点来看最保守的行动。
剧中的人物要面对压力、承担风险,这些构成了故事的情节。为了满足欲望,主人公必须承担相应的风险,价值越高,风险越大。通常剧中的主人公会面临着一个激励事件,这一激励事件足以打破主人公当前的生活平衡,他必须做出行动、做出选择。为什么要有激励事件呢?因为激励事件的冲击给我们创造了到达生活极限的机会,它将主人公推离现行的生活轨道,重新安排主人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