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詹纳,1749年5月出生于英格兰格洛斯特郡伯克利的一个小村庄,父亲是伯克利教区的一个牧师,只是在詹纳五岁时就去世了,小詹纳便由他的长兄来抚养。
生活的不幸并没有熄灭詹纳生活的热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詹纳逐渐对自然和自然历史产生了兴趣,也非常喜爱音乐和诗歌。13岁时,詹纳曾给邻近的一位外科医生当学徒,八年后,他又赴伦敦到圣乔治医院学习医学。在那里,他跟杰出的外科医生、学者享特学习了生物学和解剖学。
1773年,詹纳回到家乡,开始行医生涯。5年后,加入当地的格洛斯特郡医学会,推动了那里的医学学术活动。
当时天花正肆虐流行,导致很多人死亡。詹纳了解到,当地奶牛农场女工和农民有一种说法:牛痘是牛患的一种轻度病,但也可以传染给人,人若传染上牛痘,就再也不会得天花病(牛痘本身对人来说没有危险,虽然其症状与极轻度的天花病有点相似)。詹纳认识到如果农民的说法是正确的,那么给人种牛痘就是使之获得天花免疫的一种安全的方法。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仔细的调查研究,确定农民的这一说法是正确的,1980年,詹纳开始进行牛痘预防天花的试验观察。
1796年5月,詹纳用从一个奶场女工手上的牛痘脓胞中取出来的物质给一个8岁的男孩詹姆斯·菲普斯注射。如事先所料,这孩子患了牛痘,但很快就得以恢复。詹纳又给他种天花痘,果不出所料,孩子没有出现天花病症。由此,詹纳拉开了向天花宣战的序幕。
但是詹纳的结论遭到了各种势力的攻击和中伤。面对这一切,詹纳保持了沉默,在家乡继续为村民们免费接种牛痘。忙碌之余,他也继续到各地宣传种痘的好处。科学就是科学,没过几年,牛痘接种便被世人接受,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希望了解有关疫苗和使用疫苗所需苗浆的情况,詹纳一度自称为“面向世界的疫苗学者”。
詹纳无私地把他的接种方法奉献给世界,无意从中取利。但是1802年英国议会为了对詹纳表示感谢,授予他一笔一万英镑的奖金,几年后又追加一笔两万英镑的奖金。他成了世界名人,得到许多荣誉和奖赏。
1815年,詹纳从皇家詹纳学会退休回家,在故乡度过了晚年生活。1823年1月,詹纳死于中风。
◆知识拓展
◎虽然詹纳不是一位有惊天动地的创新思想的科学家,但是为人类利益做出这样杰出贡献的人确是绝无仅有的。他通过调查、实验和写作,把一种医学界忽视的民间说法转变成了拯救无数人生命的标准方法。虽然詹纳的方法只用于一种疾病的预防,但此病是危害人类的一种强敌,非同小可。他的同代人和后来的每一代人所给予他的荣誉,他完全受之无愧。
◎1798年,詹纳出版了名为《牛痘来源及其效果研究》的著作,系统阐述了牛痘接种预防天花的效果。1799年,他又陆续发表了《牛痘接种的进一步观察》等一系列论文。伴随着牛痘接种法的成效,詹纳的论著开始在世界各国流传,牛痘接种法也迅速传遍欧洲各国和美洲大陆,继而推广到世界各地。
★知识链接★
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染病源。感染者先出现高烧、头痛、呕吐等症状,继而全身成批出现斑疹、丘疹和脓胞等。据史料统计,16世纪,墨西哥约有350万人死于天花;17世纪,欧洲各国每年都有数万人丧生,到18世纪时,天花已成为当时英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詹纳发明牛痘接种术,无疑成为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