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专题,是谈知识付费。我将从9个方面,来谈谈这个话题。
1、知识付费是怎样成为热点的?
其实,知识付费这玩意儿,古代早就有了。只是大家没好意思这么叫。
比如,送小孩去私塾读书,没免费的,得付学费;比如买本书,得付钱。
这是穷人家玩的知识付费。
富人家的知识付费,最简单的,就是专门请有学问的人来教小孩;高档点儿,就是花钱赞助请会作诗写书的人出作品;再高档的,就是养一堆门客,替自己想主意,出谋划策、就自己认同的主张著书立说。
当然,虽然养门客也属于知识付费的范畴,但这确实不是一般的富庶人家可以干的,大概是贵族、皇族、政治玩家们才能玩的游戏。
因为我们谈的是最近才流行的知识付费嘛,自然就得从最近谈起。
2016年5月15日,付费语音问答平台——“分答”上线开始。其实现的方式是,你在分答平台上,找到能给自己提供帮助的那个人,付费,请对方用一分钟时间为你答疑解惑,同时,感兴趣的其他人也可以付费“偷听”。很多名人和各领域的专家也都加入分答付费问答模式。
随后,于2013年创办了罗辑思维,最初以卖书为主的的罗振宇,也于2016年全力打造了“得到APP”,开始推出付费文字+音频课程。一直以来以音频为主的喜马拉雅FM,则创办了付费才可收听的“123知识狂欢节”,同时,知乎也上线了知乎live,之后,2017年3月,豆瓣也开始推出知识付费的频道“豆瓣时间”,不久,微信公众号也开始允许付费订阅了。
至此,一场“知识付费”的狂飙运动正式拉开。
2、为什么要为知识付费?
至少从三个方面讲,知识是值得付费的:
◎ 时间成本
选择太多,就会出现混乱,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是好,选择的时间成本就会增加;通过付费来代替个人搜寻选择,从而节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选择,不失为一种更为经济的选择。
◎ 金钱成本
通过付费的方式,卖别人的经验和心得,也就是所谓的干货,如“得到”上的音频和文章,一些商学院的视频、音频课程和笔记,包括购买书籍阅读等等。
这样的好处是,学习课程时不必一定要去现场,也就省下了订机票、住酒店的出差奔波,会有效降低人们的学习金钱成本。
◎社交货币
知识除了要用,帮助自己用之外,也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交货币。你没有听过《精英日课》,你就很难参与进大家热聊的一些相关话题。
《头号玩家》刚刚上映,虽然你没有看过,但是看了别人的评论,你就敢像看过一样说这是一部好片,或者在那里胡吹海侃,说这部电影里埋着20个或者是200个彩蛋。
你买了《三体》,但你还没有看,或者没有耐心看下去,但你听过雷军、马化腾、周鸿祎都在推荐这本书,而且在节目中大谈特谈什么“降维打击”、“黑暗森林法则”什么的,遇到这个话题你就可以插嘴聊两句。
对于付费知识产品来说,社交货币往往意味着产品有人格的背书,有和别人交流的谈资。用户愿意为内容埋单,对于很多人而言,内容实际有效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马云、柳传志、李开复推荐了,你看了就会有成功人士的感觉,你和别人聊天就会有话题。
3、知识付费是不是伪命题?
既然说知识付费,古已有之,但为什么过去没有这么热乎过,而最近才开始热闹起来?这是不是意味着所谓的知识付费,不过是个伪命题?
结论当然不能就这么轻易地就下。
我觉得要谈清楚这个问题,得宕开一笔,从稍微远点的地方谈起,那就是从外行办教育谈起。
◎ 到底哪些人在办教育?
著名的湖畔大学,这两年可谓是声名鹊起。但这个湖畔大学,不是教育领域的人办的, 其发起人,大部分是企业家,比如柳传志、马云、冯仑、郭广昌、史玉柱等人。
参与了发起筹办湖畔大学并出任第一任校长的马云,还于2017年初在杭州办了一座15年制的学校:云谷学校。
其实不独中国是这样,在外国,也是一堆外行人,跑出来创办学校。
比如,前谷歌员工MaxVentilla 开办了一所学校叫Altschool,吸引了扎克伯格等人的大笔投资。
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办了可汗学院,同时打造了特斯拉和私人火箭公司的马斯克, 自己也开办了一所学校。
为什么这些中外的科技大佬、教育外行,都一头扎到了教育领域,对于办学如此的乐此不疲?
原因无他,盖因这些科技大佬们发现, 当下教育体制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根本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比如,马云参与创办湖畔大学,是有感于民营公司的状态十分困难,起办学目的是为了专门培育我国民营公司企业家。
而他创办云谷学校,就是因为不满工业化时代下的“标准品”式的育人方式,想以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个人能力为目的,通过技术让教育更加个性化、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培养一个鲜活的人。
萨尔曼创办可汗学院,是为了让学生可以自由设计学习计划 ;马斯克粹就是因为不满传统的学校教育, 自己开办了一所学校Ad Astra让儿子读书,他说:“教授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讲解问题本身而非解决问题的工具,这一点很重要。”
◎ 为什么互联网大咖们喜欢办教育?
我想,这大概与近年来互联网和科技高速发展的原因有关。
比如,李开复就预言,未来10年,AI将取代50%的人工工作。
互联网科学家吴军在谈到为什么很多“金融大额”炒股能动用的资金常常会超过一个基金,但财富增长速度却怎么样也赶不上马云、马化腾、雷军这个话题的时候,给出的答案是:这些人读书少,所以限制了他们的认知和理解。
此处吴军所谓的“读书少”,并非指这些人真的读书少了,而是指,在这个互联网的新时代,那些老的(或者说旧式思维模式的)企业家们,没能站在新时代的角度去理解经营问题。
以互联网为例,中国过去大概20多年的时间里,年复合增长大约20%,比经济增长快很多。
中国制造业虽说利润薄,但是进入到21世纪后因为供应链的形成和优化,在世界上占据了其它国家无法替代的地位。
阿里巴巴的产业过去每年翻番,后来平均年复合增长50%,哪怕以后只增长20%(按照互联网的平均速度增长),连续几十年都是了不得的。
而那些所谓的“金融大鳄”们,还是用老一套的思路在挣钱,比如,在股市上坐庄,割散户的韭菜。就算是三个月做一个仓,挣了50%的钱,下次遇到点麻烦,再赔进去1/3。即便是运气好,也不过是挣一份辛苦钱而已。
在这里,吴军所谓的读书少,其实是说,面对新时代的科技和经济发展特点,很多人缺乏相应的见识。
大的企业家们是如此,未来的普通工作者,如我们,何尝不是如此。
比如,在未来工场的相关报告中就指出,在未来,常规体力劳动被替代的危险性高达78%,即便是如数据处理和数据搜集这类我们现在看来似乎是白领所做的工作,未来被替代的可能性高达65%~70%,都已经属于高危险的职业类型了。
实际上,在最近这10多年来,就我自己所经历过的工作中,也发现,岗位的边界开始变得越来越模糊,岗位也越来越难以定义。也就是说,新的职业和岗位需求,确实已经远远超过了过去经验里大家对于行业和职业的认知范围。
咪蒙曾经写过一篇有争议的文章《我为什么支持实习生休学》,虽然话说得太绝对,但从某个角度来说,她的实习生所做的新媒体运营工作,的确是在跟她学,而这些实习生能从她那里学到的东西,远比在学校学到的多,而且我也相信,他们成长的速度,会比学校快很多。
不独新媒体运营是如此,实际上,更加残酷的事实是,很多学校培养的流程化人才,以后,AI全部都可以替代。而AI不擅长的创新、沟通表达这些软能力,却又恰恰是现行的教育体制忽略的部分。
而所有这些,传统的教育者们,旧思维的企业家们,并没有完全意识到,但那些互联网公司的科技大佬们,却已经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甚至可以说是,已经在困扰着他们。
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先感知到未来人才需求的科技大佬们,才不惜自己担负着各种误解和骂名,亲自试水,去尝试办教育。实际上,为了企业未来的发展,他们其实是迫不得已,不得不去做教育这件事情。
从这个角度讲,付费产品并非是伪命题,其实是一种刚需,是在教育体系还未能达到相应配套情况下的一种相对速成的教育补充。
4、知识付费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
付费产品不是最好的选择,但从发展的角度讲,是一种不得已的替代选择。
想想看,对知识和人才的刚需就摆在面前,我们还能怎么办?
回炉重造?抱歉,炉子(学校)里的内容太老旧了,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
看书学习?传统出版业周期太过漫长,从作者开始写,到读者拿到书,最少也要1年。根本就满足不了日新月异蹦出的各种新需求。即便是能跟上节奏,买了书,真正能够看得进、看得懂的人,比例也实在不高。
网上搜索?知识太碎片化,大部分缺乏有效整合知识能力的人,根本就无法在海量的信息海洋中打捞出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别谈重塑和整合了。
读MBA?机会成本太高,而且效率其实也很低下,虽然MBA课程比大学的实操性要强很多,但说实话,也没有与时俱进到哪里去。从马云宣布不招MBA就可看出一斑。
参加一些新的专业培训课程?价格太高,动辄几千上万块,普通的职场人消费不起,更何况,很多优质培训往往是针对企业内训的,比如,某些不错的课程模块,腾讯和阿里都培训过很多轮了,个人仍然很难接触到。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学习类产品应运而生,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事情。
虽然现在我们就购买这些学习产品的过程统称为知识付费,但其实,我们付费的并不是知识,更多其实是一种服务。比如,有人阅读并消化一本书,然后讲给我们听;再比如,有一些大V开设公众号或者专栏,帮我们挑选出精准优质的信息;还比如,讲故事,谈音乐……则是满足我们的精神世界的某种需求。
其中,最浅度的服务是资讯,是把优质的信息、新闻帮我们筛出来,以缓解我们对未来的失控感和焦虑感,通常有文字和音频等多样的形式,符合我们各类学习场景。
此类中最典型的产品有“得到”里的《李翔商业内参》、《前哨》,前者横向的面宽一些,后者更加垂直纵深一些。这类服务,对应的是从前的媒体。
再深度一点的,我们可以称之为知识,相对资讯来说,更加体系化,是介绍一个领域的入门知识或方法,满足的常常是我们对未知的恐慌,能提供给用户一些启发感。
这类内容有长有短,长的像“得到”的一些专栏,比如《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还有马东在喜马拉雅的《好好说话》,短的像1小时的知乎live、分答小讲等等,都属于这类。这类服务,对应的是从前的出版业。
比知识类更深度一些的,是课程。其实课程也是包含知识的,但课程是高度结构化的知识,而且课程的很重要一部分是练习。
所以它跟知识的区别是,不光让你知道,还想让你学会,这是在解决我们目前所拥有的能力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问题。
典型的,就比如英语学习课程、训练营等等,其实都属于这一类。跟知识追求启发感不同的是,课程是要追求效果的。
这类中,比较典型的是“得到”的《5分钟商学院》,《宁向东的清华管理课》。学这类课程与去学校学习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举例来说,你看《5分钟商学院》,其中只要一句话让你觉得有启发,你可能就会觉得学到了;但如果你去上一门商学课程,如果上完了,只有一句话对你有用,那你可能会骂娘。
所以,它们的推广方式也不一样。“得到”的推广,从来不会从效果入手,而是从启发感入手。但在线教育课程,比如流利说的英语课程,推广的时候都会强调,学了课程之后如何如何。
正因为如此,为了效果,体系化课程就不仅要给你讲知识,还要想尽各种办法,让你花时间去实践,比如布置作业、同学讨论、案例讲解等等。
这类服务,对应的是传统的教育培训行业。原本这块都是以考证培训为主,其它技能和能力的培训,很多都是企业采购。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个人希望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做主,开始自行购买。
其实,这也是消费升级的一种体现。因为我们买课程,是给自己投资,是想成为职业的主人,而不是让企业来掌控自己的发展和成长。
最深度的就是一对一咨询服务,直接索取解决方案,比如在行,你有一个问题,就可以花钱去那里找一个行家,让他给你解决个性化问题。这类服务,对应的是传统的咨询服务。
5、到底哪些付费产品卖得好?
我们将2018年知识付费产品分为两个模块来统计:
◎ 新媒体
所谓的新媒体,主要是指成长和依附于微信生态下的新媒体。其实,自马化腾松口,放开微信公众号的收费闸口之后,依附于微信公众号下的收费模块,一直是知识付费市场的一大主角。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付费市场,新媒体玩家选择也在不断加码。
根据华映资本的统计,新媒体知识付费排名如下:
新媒体知识付费项目一览(制图:华映资本)
其中咪蒙《教你月薪5万》单价99元,销售预估10万多份,也就是将近1000万的销售额;新世相《同事们都怕你上的职场课》单价100元,销售预估8万多份,也就是将近800多万的销售额。
从新媒体端课程来看,包含五种主要类别:职场技能、文艺生活、教育亲子、情感心理、财富创业。
职场技能可谓是知识付费领域的K12,因其主打快速获得某项专业技能而抓住订阅者,开发成本低,易于传播销售。
而心灵成长课程则有较强粘性,因此在社群中也更容易被转化。
从课程形式来看,音频和社群是标配,视频和咨询是高配,而配套笔记则是福利。相较于课程内容的明显区别,不同课程之间的形式差异不明显。课程形式更多地是与内容的匹配和适用,而非课程开发的重点。
对于知识付费的商业化变现而言,1)用户的规模化程度和2)客单价的提升能力是两大关键指标。
华映资本认为:平台属性的知识付费项目更具规模化获取用户能力,如十点课堂、干货帮,这类本身为课程内容聚合平台的项目能覆盖不同阶段和层次的用户;而心灵成长类项目,如张德芬的空间、chic原醉等本身具备高客单价属性,且能延伸至心灵辅导和咨询等增值服务,具备很强的延展性。
◎ 头部:各大知识付费平台Top5课程
知识付费平台贩卖的究竟是哪些内容?华映资本全面梳理了喜马拉雅、蜻蜓、得到、有书等平台的课程内容,并制作了下面的一览图。
各大知识付费平台Top1课程(数据来源:各大平台披露数据、新知榜,制图:华映资本)
从课程名称来看,卖的好的课程都比较地急功近利。比如“0-6岁全脑潜能开发”“60天引爆你的学习力”“你有多久没有投资你自己了”等等。具体可以参考畅销书名字,然后摸索出生产爆款名称的公式。此外,关键词的使用也很重要,比如“用得上”的商学课、“手把手”教你做理财“零基础”学英语。
从课程售价来看,目前的知识付费产品多在200元以下,用户对于单一体系碎片化学习不愿支付较高的成本。
从学习周期来看,音频类内容学习周期更长,多在100期以上,属于伴随式成长;而新媒体端传播课程,更加短平快,强调快速成长。
从内容类别来看,主流售卖最好的课程分别为职场技能、英语、心理及人文历史。在对比各大平台课程销售中,蜻蜓FM独树一帜,人文历史销售量最大。如果做课程分销,职场技能、英语类内容跑出来的几率更高。
6、知识付费的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
根据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中国在线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中的数据,整个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的产业规模约为49亿,而且,在综合了各项数据后,艾瑞咨询预测,到2020年,知识付费产业的规模将达到235亿!
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
7、知识付费的市产业图谱及付费模式特征
◎ 2018年中国在线知识付费产业图谱
根据艾瑞咨询整理的资料,整个2018年中国在线知识付费产业图谱如下:
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
◎ 2018年中国主流知识付费模式的特征
根据艾瑞咨询所做的研究和分析,2018年中国主流知识付费模式的特征如下:
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
随着线知识付费产业的发展壮大,现在各平台付费的模式也逐步得到了拓展,目前主要包括问答/Live、听书、专栏/课程、社群及咨询等,覆盖多种应用场景。
由于每种付费模式之间差异性较大,所面向的用户获知需求针对性也较为明确,因此,单一付费模式还是很难支撑平台的长期发展的,因此,大多数平台都采取多种付费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它们的互补特性,去打造能够满足用户多维度多层次需求的组合玩法,并形成了自己多元收入结构。
此外,围绕知识服务产品还形成了多条衍生商业路径,拓展了相关收入来源,如电子书及实体书销售收入、知识服务产品二次分销收入、线下讲座/演讲门票收入等。
◎ 2018年知识付费产业营收规模集中度
从艾瑞咨询统计的数据来看,目前的知识付费产业呈现为“腰型”结构分布,也就是头部TOP3知识付费平台占据35%产业规模,腰部TOP4-10玩家占据25%产业规模,此外众多长尾参与者分享其余的40%份额。
也就是说,在知识付费领域里,产业头部格局已基本形成,虽然集中度相较其他内容产业仍较低,但在用户基数、关联内容方、版权、资本、技术、人才等方面已建立基本壁垒。
另外一方面,知识付费的用户对个性化、长尾型需求仍然旺盛,这就给那些面向特定领域、场景、用户群的、评价好的产品得以传播的机会,也就是说,那些个人开发的小而美产品,也会有自己的市场,而也可能会出现高付费率的情况。
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
8、知识付费未来的“危”与“机”
既然 “知识付费”已经站在了地平线上,必然就会成长就会有新一轮发展的危与机。
下面,我从“危”与“机”两个方面谈谈我对知识付费的看法。
◎ 知识付费之“危”
虽然知识付费算上其兴起的元年在内,也才不过仅仅两年而已。但这两年来,其盛未见,其危却已现。都有哪些危呢?我认为,至少从以下三方面已经显现了出来。
时效性差:我认为,知识付费的第一个危,就是知识内容的时效性。说真的,开发和打磨付费课程是需要时间的。但在这个信息传播几乎没有时间差的时代,你知道的,我也就知道了,既然如此,为什么一些你知我知大家都知道的内容,我还要忍受你花几个月乃至一年的时间去编写?
所以,在未来,付费者对知识的时效性会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可能我会很难接受“李翔知识内参”这样的内容了,因为这样的内容可能用“即刻”、或者用关键词搜索就可以解决了,我肯定不会再去付费订阅这种类型的资讯了。我想,这也可能是“李翔知识内参”从收费变成免费的原因所在吧!
如果是我,我更能接受的是类似于万维钢那种类型的资讯。我希望美国或者其它发达国家最新的著作或者书籍一出版或者发行,就能快速得到或了解到;以及王煜全那种垂直整合更前沿、更深刻的认知,需要非常强的专业能力筛选、梳理和修剪的资讯知识。
内容雷同:信息的价值主要是在于它的稀缺性,因为只有稀缺,才有其价值,这也是认知升级的价值所在。但是,互联网、规模化的传播,最具讽刺的地方,恰恰就是它瓦解了信息的稀缺性。除非对方拥有比我们大多数人更前沿、更深刻的认知,人们才愿意去付费订阅。
从这个角度讲,只有那些更行业最优秀的人才的经验和观点,才有可能为我们提供这些稀缺的东西,比如吴军这种类型的科学家,他不仅有最优秀的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工作经验,也有我们这个时代最前沿的思想和认知。
急功近利:看看现在的付费知识产品,很畅销的,大多都比较的急功近利。比如,“从零开始学××”、“××天速成”、“普通人快速崛起的××课”……满屏满频道的急切、急迫、急功近利的速成教材。这些东西,初学觉得有用,但其实真要进一步提高,几乎是不可能的。任何的成长,都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越急功近利,其实就越难以积累知识。
很多付费学知识的人本来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知识焦虑,但这种类型的课程,本身就是焦虑的,为别人解决焦虑的人,其内心表现的比寻求解决焦虑的人更加焦虑,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搞笑和讽刺的事情。认知升级,需要实践和对实践的总结。这种课程,其实本身就是碎片化的,缺少成熟体系的。这种付费模式的本身就在自我坍塌的过程中,又何来的生命力呢?
◎ 知识付费之“机”
既然有危,就必然有机。“危”在前面已经说过,那“机”又从何来呢?
我认为,来自它们的自我升级。
如果说,前面所提到的付费的课程类型,是提供了所谓的“得到”的话,未来则必须要让付费的人“做到”。
要让付费学习的人做到,从课程和服务设计的角度讲,显然仅仅交付内容是不够的,必须要服务方面做到高参与。
怎样个高参与呢?我认为,至少要从三个方面更新换代,提升质量:
实时互动:就学习和练习而言,仅仅阅读、听音频、看视频是不够的,学习者与教育者,要进行互动才可以。学、看、听固定的文字或者音视频,只是单向输出,学的人其实很难判断出自己学得怎么样,而教的人,也难以知道对方进度到底如何。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实际上,很多的学习内容,都有公共课,或者音视频资料,完全可以直接找来看,何必非要付费去学习那些随时可以找得到的东西?
在这方面,可借鉴的对象,我觉得应该是VIPKID这种类型。我是2017年的10月份偶然知道VIPKID的。其主打的特点,就是浸入式、互动式一对一外教英语。虽然其课程收费不菲,一堂130块人民币,但我给我儿子(5岁半),报名学习才一周,我就发现他的英语出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我仔细观察,发现,其秘密就藏在互动中。因为是一对一互动式教学的,所以孩子的讲得不对、发音不准的地方,老师马上可以纠正。反过来,因为有发音纯正的外国老师一对一对话教学,孩子对知识的感知与理解,就与点读和听音频完全不同。
因为觉得有位老师教得非常好,所以我们就经常给他固定约这个老师,中间偶尔间隔约其他老师。固定一个老师的好处是,老师了解孩子的特点和进度,知道用怎样的方式教孩子孩子容易理解、接受和记得住。在近6个月的学习中,老师知道孩子幼儿园的情况,家里的情况,而孩子也知道老师有几个孩子,发生过些什么有趣的故事。甚至老师在参加教学研讨会议后,还将自己的行程和路上见闻拍成图片,与孩子一起分享。
这样高参与的教学,效率自然高,效果自然好。所以,其粘性非常高,课程的续订率也非常的高。
量身定做:我们都知道,学习知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能量身定制。但是,量身定制学员需要学习的知识,其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一是课程开发人员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二是就算能量身定制,又怎么知道学员所学的东西一定会有合适的岗位用得上呢?
在这方面,有家叫三节课的教育机构就做得不错。三节课到底是怎么做的呢?他们的方式是,先锁定学员学习希望获得的工作岗位,然后三节课就与学员锁定的这些公司一起讨论和研究这些岗位需要的能力是什么,从而建立起来该岗位需要的能力模型。
之后,三节课的教研团队就会根据能力模型,推导出锻炼这些能力所需要的知识地图,然后,再根据知识地图设计课程结构。虽然这很难做到为每一位学员都量身定制,但至少,其课程模块的设计,能比较契合学员所需要的岗位的需求。
刻意训练:我们都知道,知易行难,难就难在,行要进行刻意的训练才行。可是,大多数的付费课程,因为只是单向传递信息,所以也就难以促进和引导学习的人进行刻意训练。这方面,我觉得三节课的方式,也是同样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他们是怎么做的呢?通常,用户需要在连续两个月的时间内每周观看2个小时左右的课程和完成至少6到8个小时的作业。三节课非常强调作业完成率。助教批改用户作业后,用户可以修改再提交,然后助教会再次批改,循环往复。所以为了让作业质量更高,很多用户每周要花超过10个小时在三节课上。
同时, 在三节课的系统中,有数十万份学员累积的作品,三节课鼓励学员之间进行案例分享,而这种沟通方式,有助于学员激发联想和创造力。因此,对于以提升能力为目标的产品来说,三节课让学员同时做到了输出、分享和刻意训练三个能真正提升学员能力的训练动作。
9、未来已来, 将至已至
虽然我在上面一小节,谈到了知识付费的“危”与“机”,但说真的,也只是一家之言。而且我也相信,在才刚刚过了元年,就谈危机,还早得很呢,更别提其死亡呢?
所以,不用抱哪怕丁点的怀疑心态,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知识付费都不会消失,也不会死掉。就像移动互联网一出现,有人就预言纸质出版物会灭亡,但直到现在,也没有看到纸质出版物有任何走向死亡的征兆。
但没有烂掉的行业,只有烂掉的企业。相信在经过了一大堆人粗制滥造的所谓课程和一系列的所谓知识“传销”事件之后,一些利用知识之名发财的混混和掮客,势必会被扒掉底裤,晾在沙滩上。一些知识付费认知付钱的课程开发者和从业者,势必会撞上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