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更写作群里一位群友关于《曾国藩传》书评的文章,内容详实,信息量大,她绘制的时间路线图也非常有趣,因为我也写过这本书的读后感,所以特别看了她的文章。看完后难免有种自卑感,觉得自己写的内容太过简陋,这可能是自己输入太少,思考和总结归纳也不勤的原因。这种营养不良反应到写作上就是词汇量少,信息量少。
社群写作真是一个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地方呢,大家在群里分享作品,互相点评,加油鼓气,真是不错呢。自己一直非常不敢把写的文章分享出去,大概是害怕负面评价或是没有评价。但今天因为看了群友的作品,才更加体会到分享能够给双方带来益处,这也鼓励自己多分享。
所以,今天来分享这两天的阅读内容。
1、《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彼得·德鲁克
这本书并不仅仅写给管理者看的,像你我这样的基层员工都可以在这本书中得到自我成长、高效管理自我的方法论呢。
德鲁克特别强调管理的有效性。管理者的成效决定了组织的工作成效。
如何卓有成效呢?全书的主要内容如下:
记录并分析时间的使用情况。
把眼光集中在贡献上。
充分发挥人的长处。
要事优先。
有效决策。
海尔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给这本书写推荐序时,提到了一个禅师的话“借来的火,点不亮自己的心灵”。这句话的本意是强调自己的主动性。这和稻盛和夫提倡的自燃性有着很大的共通性。
去年7月份,我看了小米的纪录片《一团火》,其中一位小米早期员工说他正在进行新的项目,心里像是燃着一团火,当时我一直无法他说的一团火的感受。直到今天,我看到这句禅语时,才真正理解他说的一团火的含义。
2、《人生效率手册》 张萌
这是一本萌薇推荐的书,一直没看。本以为书里会有很多大家都知道的道理的鸡汤内容。在微信读书里一看,书里的内容确实是自己以前就懂的内容,但是张萌用其自己的实际经历打动了我。
她在上高中时就有自己的明确愿望,成为一名外交官。即使高考时考上了浙江大学最好的生物专业,但为了梦想退学重考。在北师大英语系学习时,为了梦想,每天早上5点起床学习英语。
她的计划和执行能力非常强悍,常常将几年的目标细化到小时,看完反思自己的状态,真觉得自己目标不明确。
张萌在书中分享了学习、演讲、时间管理等内容。其中7个人物法的目标制定方式特别吸引我,趁着周末,我写下了7个我很佩服的人,写出他们的三个硬本领,我发现她们重合的最多的硬本领是时间管理、写作、运营。所以这也是接下来我想要精进的三项技能。
书中说到达·芬奇小时候学习画画的时候也是从模仿开始的,通过大量的练习才形成自己的风格;而王羲之学习书法,也是从临摹前辈的字开始,通过不断地临摹和模仿,才自成一派。
我自己在学绘画也是从模仿开始了,看到这一内容,无疑给自己增添不少信心。
说到面对演讲的恐惧,她说到,演讲是一种角色扮演,要顺利地做完一场演讲,重要的是想清楚我们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随着社群的发展,在社群里分享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下次你再准备分享的时候,想想自己要扮演什么角色,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写文章也和演讲一样,是沟通的一种方式。只不过这这种沟通方式不那么让人觉得紧张。那么我们写一篇文章的时候,想清楚这篇文章要向读者传达什么非常重要。这也是我最近要好好思考的问题。比如这篇文章,我就是在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分享最近读的两本书的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