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不是1+1,努力就等于2。
1
单位溜进了一只幼猫,幼猫躲在书橱底下“喵猫”直叫,扰得大家无法正常工作。
橱柜太窄,正常人根本没法进去抓猫,于是身材比常人娇小的小丽成了大家的求助对象。
小丽本就是热心善良的人,平时总爱帮助同事。接到邀请后,她二话没说就带上手套钻了进去。
终于,幼猫被抓出,但小丽拎着幼猫搁那儿傻笑的样子也恰好被经过的领导看到。
事隔两天,小丽被领导辞退。没人替小姑娘说情,更没人替她解释。
小丽走的时候哭哭啼啼,她始终也没明白自己好心帮人,为什么辞退的反而是自己?
其实,道理很简单:你帮助别人时,结局若是皆大欢喜,你便是善良;若是出了差错,你便是多管闲事。
而单位,最忌讳多管闲事的人。
2
在中国文化中,“热心肠”是一个褒义词。
从小父母便告诉我们乐于助人是中华美德教育,我们要多帮别人。在这样的教育下,尽管有时我们很累,但依旧会选择帮助他人。
可是,善良不是1+1,努力就等于2。
我刚到单位的时候,也是一个“热心肠”的人。
我每天特地早到,帮前台阿姨们打扫卫生;中午我主动帮同事热饭;下班我主动让同事先走,我关窗关门倒垃圾……诸如此类“热心”的事,我做了不计其数。
在他们眼中,我很善良,是个贴心的姑娘。其实我也很累,我也想早上多睡几分钟,我也想热完饭早早吃饭,我也想下班尽早回家。
可当同事向你投来“你真好”“谁娶了你真是福气”之类夸奖的话语时,我还是会忘却辛劳,甚至对自己的“善举”沾沾自喜。
可后来我才发现,善良并不能等量代换,你用善良对待别人,别人回报你的却是虚伪的赞赏,以及怠慢。
当任务紧急时,前台阿姨只会将我需要打印的文件滞后;当中午选择出去吃饭时,同事也不会叫我一起;下班后,如果哪一天垃圾纸篓没倒,他们便会抱怨我做得不到位。
如若你向他们表示不满,他们便会竖起“道德”盾牌,质问道:“你那么懂事,怎么会计较这些小事?”
对呀,因为懂事,他们认为我不会生气,不会计较,所作皆是理所应当,所求的回报也是可有可无的。
因为善良,所以不会被善良地对待。
3
于是,我开始改变待人接物的方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家的事情大家做,这是我接下来的工作原则。
当我提前到单位,并且手头无工作时,我会偶尔帮阿姨打扫一些卫生,结果是偶尔的付出会让阿姨倍感暖心;
中午热完饭后,我会稍微等一等同事,等他们热完饭一起吃,但绝不会帮他们热,结果是大家共进美食,相聊甚欢;
倒垃圾一事更是干脆,谁晚走谁倒垃圾,没有任何推卸之说,也再没有抱怨的言语。
付出开始有了回报,这是好事,但我也会疑惑:按理说我减少了善良的付出,理应得到的是更多的抱怨与刁难,为何这还改善了现状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我变厉害了。
当然,这里的“厉害”不是指言语上盛气凌人的蛮横,而是工作能力超越同辈的硬气。
吃苦耐劳的小人物在单位无足轻重时,付出再多也被人无视;而重要领导人只给大家一点点甜头,我们便会感恩戴德牢记于心。
所以,付出的重点不是付出数量的多少,而是付出者在受惠者心中的重要性的多少。
而你在单位的实际价值,决定了你在同事心目中的重要性。
所以,如果你是一位刚进单位的职场人,适当向同事施以援手以示友好是必要的,但切不可累了自己去讨好别人。
因为当你累时,善良已经变了质。
反之,如果你能抛开细枝末节的琐事去用心钻研工作时,能力会随之提升,地位会随之提升,你在他们心目中的价值也会随之提升。
与其“累”在装个善良的人,倒不如“累”在关键的自我价值提升。
4
好汉歌中唱道:“该出手时就出手”;
微博里的心灵鸡汤说道:“善良要有限度”。
但,当我们提升好能力了,却又迷茫于什么是“该出手”的时候?什么又是“善良的限度”呢?
唐朝是个盛产诗人的朝代,但大部分诗人的仕途却令人唏嘘。但同样“诗名满天下”的白居易却做到了“官运亨通”。
天才少年白居易初入官场春风得意前途无量。他忧国忧民,为百姓鸣冤,为忠臣进谏,但因此却被贪官以及皇帝所记恨。于是一再被贬官。
最惨的一次,他被贬成为大家熟悉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荒郊野岭,根本无处施展。
于是,他学“乖”了。
他开始意识到:如果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怎么去帮助别人呢?
不得志时,他收敛了自己“热心”的言行,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最终他凭借出众的政治能力一路高升,官拜“翰林学士”“左拾遗”等朝廷高职。
高升后,他拥有了更多的权力与资源,他能顺畅地为百姓造福。无论是民生的安顿上,还是造福百姓的重大工程的建设上,白居易都算的上是名垂青史的重要人物!
最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也是少有的能在动荡的晚唐,安享晚年的官员之一。
白居易为何能“情商”爆表?原因很简单:他太能分清“善良的界限”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是白居易的人生信则,意思是:当你不得志的时候,就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
直白点讲就是:能力有限,爱莫能助;实力充足,鼎力相助!
独善其身,不是漠不关心地拒绝,而是我先完善自身;兼济天下,也不是面面俱到地容纳,而是有能力去帮助。
真正的善良不是做个“热心肠”,而是合情的自我评定,合理的审时度势。
什么时候“该出手”?就是在我帮你后,还有余力后撤的时候,那就出手吧!
什么是“善良的限度”?就是当我帮你时,也不耽误我的事,便是最好的界限!
也许有人会说,善良本是美好品德,为何要给它加上这么多条件与枷锁?
其实,我从来没有改变我善良的心性,我只是改变了善良的方式。
因为善良的确不是1+1,但它可以“有心机”地大于2!
最后,愿每一位本性善良的人,都能得到最善良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