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一次翻微博的时候,发现一个有意思的视频,就想把它下下来保存。
当时,我脑海里闪出的第一个解决方案是“去网上搜一个”,于是就开始操作,遗憾的是,因为是在手机上,并没有此刻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就在看结果的过程中,突然一个问题从脑袋里闪了出来:“为什么不自己想个办法解决呢?我好像正在丧失主动思考解决方法的能力啊,要是以后就只会搜答案,将会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就在这瞬间,这个担忧,如同触电一般的窜过全身,让我彻底惊醒。
愣了几秒之后,我开始想解决方法:既然是手机,又是视频文件,那一定会在客户端留有缓存。
于是找微博的缓存文件,很快,成功找到想找的视频。全部过程,就大约二十秒的时间!!二十秒,我从打开搜索到在搜索结果中找答案的时间,比这多得多!
或许,有些人会说,不就是下个视频吗,这么简单也要拿出来说事?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问题的结果,却忽视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而最后失去的是我们宝贵的大脑主动思维的能力。
结果只是思考之后的产物,思考能力才是我们人生宝贵的资源,一切产出都借助于执行,源于思考。思考才是创造的源泉。
我们在使用工具的时候,思维渐渐地被手中的工具僵化,然后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很多孩子从小学开始,学生做作业不经过思考,就直接网搜答案,于是诞生了代做作业的隐形职业和网站,以及扫一下就出答案的APP。
各种论坛,贴吧,社区,也有不少人纯粹是上来就问答案的。其中也不乏一些工作人士,直接挂上工作实质内容,问人要解决方案,而且语气惊人,似乎是别人欠他的。
网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而我们的大脑却被这个环境下剧增的信息吞噬,也因为,同时产出了一些思维僵化甚至不会思考的“复读机”、“复写机”。
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类与其他的主要区别。我们制造了工具,却在使用别人的现成工具时一点一点被其控制。
伸手党是怎么形成的,而且有少部分还是修养欠缺的?
人的大脑总是倾向于舒适环境。这也是因为人的原始形态所决定的。人体本来就会为了节省能量而自动降低能耗活动,以储存能量以待必须时刻使用。
最直接的感受是,为了减少能量消耗,身体会自己找到舒适区,比如倾向于躺着总比站着舒服的方向。因而保持站立的姿势是我们主动控制的,才会站起来。
所以,很多时候训练所谓的意志力,就是通过训练,设法减少这种倾向频率而已。
因此,人的大脑如果不经常性地进行主动思考练习,进行积极的引导,一段时间之后就“懒了”,于是遇到问题就只会去问,而丢失了它本来的最重要的功能——思考。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过于方便,频繁使用互联网搜索,过多的信息形成了干扰。个人对于问题的答案收入,就如同填鸭,完全不经过深入的思考,所以造就了一大批伸手党,拿来主义者。认为这一切都是免费应该得到的,于是就无在乎对给予答案的人礼貌与否,也就丢掉了应有的修养。
伸手党真的缺乏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吗?
伸手党们,大多都是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的,不然就不会再网络环境询问了。只不过他们只关注问题的实质结果,没有去思考的这个过程。
思考方式上的主从关系不一样,关注点不一样,最后才走到主动思考者的对面。是被这种拿来主义给同化了,还有机会改变。
每一个伸手党,都是一个潜在的主动思考者和创造者,所欠缺的,只是一个顿悟,一个转变。
你真的会主动思考吗?
请自行列出一个或者几个问题作为自测,看看你的思考过程是怎么样的。
Question 1:________________?
Question 2:________________?
Question 3:________________?
============================
思考时间分割线
============================
请就你的问题思考几分钟,做一下对比。
情况一:
首先,想到的是问别人;其次,去网上搜索;然后,对得到的结果进行筛选;最后,得到与期望相近的答案。
情况二:
从问题本身出发,对其进行分析,用你掌握的知识一步步推出答案。如果这样,那么恭喜你。
现在,你是否已经知道自己的思考模式了?
如何形成主动思维?
- 转换视角,就近原则。其实,哪里的距离会有自己的大脑近,速度会有自己的思维脑波快呢,不是吗?
- 适时关掉网络,以原始的思考方式做事。非必要情况下,坚持不使用即时搜索。
- 学会冥想,往往冥想的时候,更能认清自己,思路也会更清晰。
- 学会正向暗示,相信自己能想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 学会给大脑奖励。当自己通过思考得到问题答案是,给自己一些奖励,强化大脑愉悦的映象。
- 学会思考结果的整合,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
上述六种方式,相互结合就会产生效果。只要愿意让自己的大脑主动转起来,人人都是智慧的创造者,答案的生产者。
所以现在,每次想要去网上搜索答案之前,我都会尝试着先想一个办法,即使想不出来,整个过程也并不会影响后面去查找资料的时间。成功地转变了一种思考模式,这个收获真的是太突然,也太有意义了。
其实,主动思考并不难,关键是先要有主动思考的意向。很多时候,一些不难的问题,稍作思考就出来了。很多时候,问题就是答案,缺的就是一个思考联系的纽带。
很多时候我们搜索到的答案并不是所期望的,往往自己想出来的才是最适合的,但是,因为先去找,却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此次“微博事件”给我的冲击,那种后怕依然还在。如果不是当时突然清醒,考虑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我想可能就不会做出改变。一如既往,最后坠入“复写机”行列;更不用谈任何主动思考能力,因为那时已经消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