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代表回信中提到:垃圾分类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需要继续发挥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积极贡献力量。
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需要居民群众养成“随手分”习惯。从“扔进一个筐”到“细分四个桶”,从“新时尚”到“好习惯”,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质量都息息相关,让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关键是要让更多人养成“随手分”的习惯。“随手分”需要从培养公民的文明意识入手,通过注意培树身边典型,身体力行作示范,让更多的居民群众思想开窍,让正确的分类投放方式深入人心;其次,要根据日常垃圾产生数量和分布情况,对垃圾投放点进行优化设置,按照垃圾分类的标准,并安置定点投放垃圾桶,确保居民群众有“随手分”的条件和环境氛围,甚至可以试点生活垃圾“户分类、一站式”就地处置,探索集中居住区“市场化、资源化”再生奖励系统等一系列措施,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让居民群众养成“随手分”的习惯。
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需要志愿者们发挥“志愿红”力量。垃圾分类的答卷上呈现着耀人的“志愿红”是志愿者们把所谓“事不关己”的责任扛在肩,愿意仗义出手,喜欢“多管闲事”,散发出去的光和热凝聚起的红色力量。他们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自觉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投身于垃圾分类工作,用知识、爱心和热情服务群众,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通过小册子宣传,通俗易懂的讲解等垃圾分类指导服务工作,帮助其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垃圾分类小技,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积极贡献力量。
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需要政府部门发挥“掌舵者”作用。垃圾分类从日常生活中的“选答题”变为“必答题”,需要政府部门统筹协调解决,因地制宜探索有效治理方式,除了创新方法手段、持续深化宣传引导、广泛动员社会参与,更要明确管理者的职责、制定清晰标准、完善服务管理、形成长效机制,如完善分类、收运等机制,强化自评检查、日常巡查和执法督查工作,并贯穿于源头投放、中端运输、后端处理等环节,开展好“撤桶并点”工作,解决好垃圾分类收运问题,分类收运、专车专运一定要落实到位,确保收运工作机制有效运转,助力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