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 写作:故事续写(二)
我们上一节课仅仅是续写了故事,这一节课还需要把故事写的精彩,不要写成“狗尾续貂”。故事写成什么样算是达到了这个标准呢?就是你写的故事也能吸引人阅读,大家读了以后会感到“好精彩啊”,而不是“什么玩意儿”。
技能稳拿
续写就是围绕文章中心,联系生活实际、课外阅读或电影故事,给课文补充一个适当的段落,或插进一个合理的情节。续写还可以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根据老师提供的文章开头,续写成文;也可以根据文章的结尾,写出故事的延续和可能的结局。
续写文章时要注意:
1.要根据所提供的文章开头、结尾或其他线索,明确续写的方向和路子。
2.续写时,人物的思想要前后一致,叙述的语气上下也要一致。
- 情节的发展要合乎逻辑。
那么,什么是情节呢?
情节是指具有因果突转的事件,用以揭示人物性格的发展和表现作品的主题。情节的构成离不开事件、人物和场景。
情节设计的基本要求:
- 真实,符合生活逻辑;
- 能吸引读者,让读者接受文章的要旨。
情节美的标准:
1、情节美需要"新"。
就是形式新颖,采用别人没有用过的结构形式。比如说,可以从别人没有想到的角度来叙述这个故事,如果续写《西游记》,就可以以白龙马为第一视角。
2、情节美需要"奇"。
就是在情节发展时故意偏离原定的轨道,让读者意想不到。
3、情节美需要"变"。
曲折的情节不是不可以预料,而是起伏多变,骤起骤落的情势,使文章形成动人心弦的活力。在故事上要“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情节设计常犯的错误:
1、情节流水账,没有吸引点。
其实咱们这个年纪,都不用担心情节老套,而是担心情节上太流水账了。建议大家可以运用一些看起来“老套”的情节,练习一下自己的情节掌控能力。
2、情节失真。
情节失真的意思不是不允许艺术创造,而是要符合故事本身的逻辑,能够让读者接受。所以,不要不着边际地想起一出是一出,而要仔细地安排“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范文赏析
皇帝的新装续
皇帝顶着大肚子硬撑地完成了游行大典。
回到宫里以后,人们都跟着过来凑热闹。许多人在下面议论纷纷“太搞笑了,竟然没穿衣服……还说什么只有聪明的人才能看见,我看啊,根本就是被骗……哈哈”
一阵寒风吹来,皇帝感觉凉飕飕的,就好像没有穿衣服一样,加上子民们的议论。皇帝恼羞成怒,大吼了起来:“你们的议论我都听见了。那你们应该找出证据来来,让我明白。如果你们没有证据向我证明,那么那些私下说我没穿衣服人都一律处死;如果你们找到了证据证明我真的没穿衣服,那重重有赏。”人们都沉默了,因为大家都没有办法证明。
正当大家都沉默的时候,从人群中走出了一位小男孩,他大胆地走到皇帝面前,说:“皇上,我能让您相信我的说话正确。”大家十分惊奇,视线一起集中到这位小男孩的身上。皇帝也感到奇怪,心想“就凭这个小毛孩能证明,真是天大的笑话。”于是,他笑着说:“小朋友,你如果没能使我相信,小命就难保了。”
小男孩挺着胸膛说:“皇上,请您准备一些泥土给我。再把您身上的这件衣服脱下来交给我,接着把两位裁缝请到大殿上来。待会儿你就明白了。”
皇帝按照小男孩的话去做,命人取来泥土,把衣服脱下给了小男孩,小男孩把泥土撒在衣服上,并印了一个脚印在上面。对皇帝说:“皇上,如果的确有衣服,那叫裁缝拿起衣服的话,脚印也一定随着衣服起来吧。”
皇帝听后觉得言之有理,就让裁缝照着做。裁缝听了慌张不已,立马逃走,可是被侍卫抓住了,皇帝立马处死他们,之后在他们屋里的箱子发现了他给这两个骗子做衣服的金丝线原封不动的躺在里面。
他看小男孩这么聪明,就赏给小男孩黄金一千两,小男孩却说:“我不想要这些钱,只要皇上答应我一件事。”爽快地答应了,“我就是希望皇上以后不再重视外貌了,一心一意地管理国家征事。”皇帝想了想,觉得小男孩的话有道理,点了点头同意了。
从此以后,他把这个国家管理得很好,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人们心中的国王也越来越美丽了……
小试身手
上一节课我们写了《皇帝的新装》的续篇,不知道你编织的情节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根据老师的要求,修改你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