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婆媳问题都是一个亟待解决,却一直存在的问题,谁也平衡不了它!
我想这个事,也是很多男士考虑的婚前问题,甚至如何左右这个问题,也是考验情商的时候。
听我老妈说过老弟“人家结婚了,我就不会再多说他了”
这句听着熟悉简单的话,竟然是我老妈解决婆媳问题的妙决。是的,儿子结婚了,母亲就不该如往常去太多参与儿子的生活,你得承认你儿子身份的变化,他是要从一个孩子成长为一个丈夫,一位父亲,所以母亲对儿子的袒护请收藏起来,用在你们私下相处的时间。
儿子是婆婆的,这是从血缘上不可更改的事实。儿媳妇则不是,儿媳妇是儿子未来的生活伴侣,这个身份唯独母亲不能替代,其他任何人都有可能。
当然,儿子的生活母亲可以一直参与,但生活伴侣可能会中途有所更改。
有些婆婆明明知道自己跟儿子永远拆不散,所以,在婆媳问题上总觉得自己有底气,媳妇们也不做让步,就是因为自己有老公疼爱,两个女人都觉得这个男人是自己的底牌。
其实真的,一个女孩子在家里最大的底气是老公,你承认吗?可最后在这种平衡之间,男生的取舍就格外重要了。
儿媳妇这个身份因为“儿”字才变得与这个几十年不曾有任何了解的家庭产生关联,仅仅因为一个男人的语言灌输,观念渗透,就本着臆想中的了解进了门,深层了解都没有,何谈相处?更不用说处好。
所以不要以为自己花了几万块钱是买断了一个女生的全部,更别妄想她在这个新的家里事事周到,你当初怎么过来的,这个媳妇也需要一个成长过程。
现在社恐这么多,不能要求她迅速参与融入进婆婆的家庭。只能慢慢渗透,更何况,她不是嫁给婆婆,而是婆婆的儿子,她他们两要组成一个小的家庭。
这个小的家庭,犹如一颗迅速成长的树,会自己经历风雨,而父母的角色只剩帮助跟支持,如果不能,请远离,如果可以,请禁言。
说到禁言,婆媳问题大多是言语间的你来我去,所以“祸从口出”这是真理。凡事多做少说,既然都出力帮忙了,就不要做不讨好的事,多一句嘴上的快活,否定了自己的努力。
互相的容忍真的没那么简单,但眼光一定要远,转换角度。长者的见识还不能包容一个二十多岁的孩子吗?
可能长辈看不惯的地方就是儿媳妇有待改进的地方,儿媳妇看不顺眼的也是需要给长辈提醒的。
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是可以理解的,但有的时候要张弛有度,没有谁喜欢有人在自己家里指指点点,长辈们在把媳妇娶进门的那一刻,就该记住自己即将是公公婆婆,爷爷奶奶的身份,那对儿子的有些关心就得束之高阁,从此由媳妇去参与。
我也是有女儿的人,我的心态是根本不愿意把女儿嫁出去的,如果要嫁,也是嫁到她跟喜欢的人创造的家庭,可能只有这样的出嫁,我才是愿意的。
当然以上皆是指可以正常人类语言沟通的,如果真有奇葩,也只能以其人之身还之其人之道。
一个家庭最核心的点是儿子,一个家最和谐的根源在于婆婆,一个家最温馨地方在于媳妇。
婆婆真心如疼女儿般疼爱儿媳,儿媳便会把这种爱回馈给老公,老公的小日子也会和谐,这才是聪明的婆婆跟母亲,也是目前我所看到的最明智的家庭相处方式。
如果还有别的最佳方式,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