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但凡直问何谓佛,何谓祖师西来意,圆悟看来都是得不到解答的。但是可以“绕路说禅”。所以,在反过来解读禅的时候,就绝不能只是拘泥文字,不但解读不了,还会走火入魔。所以在多则公案里反复申言那些于文字上解读公案的弊端和荒谬。最显著的是第十二则关于“麻三斤”这个禅宗公案的解读。雪窦开篇即言这个公案的典型性,关于佛是什么,古来已经有多个解答,比如“殿里底”,“三十二相”,“杖林山下竹筋鞭”,在这个公案中被答作“麻三斤”。对这句话有很多解读,比如有人猜测当时僧人问时洞山和尚刚好在库下秤麻,随口回答而已。有的从逻辑上解读洞山是在问东答西。或者绕路答禅。还有一种认为麻三斤便是佛。圆悟认为以上这些都是错误的解读,都只因为是在言语上求证,“殊不知古人意,只管去句中求”,而“言语只是载道之器”罢了。读解公案需要晓其意,揣其情,不在言语上琢磨。言语上疑窦重重,关隘层层,只会迷惘失措。如果不幸堕入言语里,东听一句,西添一句,只能是“一重,添一重,辗转生疑,且道何时得不疑去。如野狐多疑,冰凌上行,以听水声,若不鸣方可过河。““而若能言中透得意,机中透得机,方令闲闲地,方见智门答话处。”总之,“此事若向言语上觅,一如掉棒打月,且得没交涉。”圆悟克勤在《碧岩录》中反复提到“祖师西来意”的诸多公案,但真义如何,却没有作直下判断或者直接阐发,只是借此绕路说禅,借此明显出圆悟克勤“道本无言,因言显道”的禅宗语言观,以及通过“无修而修”的禅修观达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第三重禅悟境界。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从侧面看出圆悟克勤在《碧岩录》中表达的他关于“祖师西来意”的看法。
我的理解是,“祖师西来意”重点在一“意”字。“意”字通常被解释为佛法之妙义,禅理之真髓。“祖师”是什么?祖师是佛。佛会有意吗?“祖师西来意”这句话的本身就已经明确了祖师是有意的。无论这个“意”是什么,都表明了祖师是有什么,即使这个“意”是“无意”,也表明了祖师是有“无意”的。“祖师西来意”在我看来就是告诉我们,要像禅师们断然杜绝对祖师西来意的妄想一样,破除前两种未来心的干扰,而把精神集中在应付第三种可能性上,切实地行动起来。如此,离这段禅门公案的本意或许更近一些这些公案的要旨是,禅的核心在于启发人们的自觉,达到自悟。禅师或答非所问,指示于当下日用中去悟入;或直接予以棒喝,令发问者自省,不要指望他人。此外,禅宗以为,从心的角度看,过去心是没有的,有的只是现在的心在回忆,未来心也是没有的,只是现在心在攀援妄想,所以过去祖师的意压根不存在,这个问题纯属虚幻,禅师们的回答虽千般不同,但都指向一个主旨,就是打消妄想,回到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