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沉沉……”这几年这首歌着实火了一把,可能是这首歌触及到人们心里最柔弱的地方,引起人们对自己未来的担忧。是啊,当我们老了,那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今天上午,固镇爱心志愿者协会组织爱心志愿者到连城镇楼底村开展慰问老人献爱心活动。
薄云淡淡,阳光尚好。北风习习,春寒料峭。九点半,我们就到了慰问对象王xx的家,考察部长强勇已在那等候多时了。
王xx今年86岁,老伴82岁,育有两儿两女。小儿子在外面打工,前妻走了,留下一子,今在省城一武校读书。后妻病逝,留下一女,今年6岁,现被姑姑带着上学。大儿子情况不详,不便多说。老人居住的平房是在政府资助2万元后建成的,水泥墙,本色,没有粉刷。有套间,房屋倒也宽敞明亮。有一台破旧的小电视机,估计也没人看,孤零零的摆放在窗户下。旁边还放着一台空调主机,没有安装。两件破旧的家具靠着西墙,其中一件连门都散了。
老人居住的房间有一张大床,破旧的被褥凌乱不堪。杨玉华会长和张莉秘书长赵露露部长一起整理老人的床,换下旧被褥,把协会捐赠的新被铺上。
张小各自己代来理发工具,开始给老人理发。她那认真的劲儿,显示出女性的温柔体贴,聪明能干。
朱起金给老人换上新棉衣,毕善发给老人换上新鞋——正合适。
最感人的一幕是单永歌烧好热水,给老人洗脚。医者仁心,从事医务工作的她,那是发自内心对老人的爱,没有距离感,只有践行爱老敬老的行动。(她对自己家的老人更是这样,体贴入微,关怀备至。)
最温馨的一幕是:郑晴晴的儿子郑宇昊,在赵露露的帮助下,认真而又熟练的给老人剪指甲。十二岁的小宇昊,在家里经常给爷爷奶奶剪指甲,所以他是属于训练有素,业务熟练。郑晴晴注意言传身教,带着儿子做公益,也是培养孩子的爱心。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是一个好公民。先学做人才是硬道理!
郑晴晴则与杜素玲等人给老人手洗衣服。不知多久没洗的衣服,硬硬的,拧水都困难,殷号令和朱起金也来帮忙了。
洗完衣服,已是十点半了。云层加厚,太阳躲起来了。我们就告别老人,开始返程。
几点思考——
一是捐赠物品没能统筹安排,只是一股脑儿全给了受助对象,感觉不妥,也是对爱心志愿者的捐赠不负责任,有可能造成浪费。比如本次捐赠了五桶油,全部给了受助对象,两个老人什么时候才能吃完这些油啊?如若送人了,也不是我们的本意。我以为,我们募捐的无论是现金还是生活用品,一定要根据受助对象的需要,合理分配财物,不可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捐赠者对协会应该有最起码的信任,不然就没必要加入了吧!
二是养儿能防老吗?王xx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自顾不暇,对老人不闻不问。小儿子婚姻失败,导致没有生活的激情。婚姻失败仅仅是因为家里穷吗?个人的不努力才是问题的关键。老人的床上异味刺鼻,我们无法苛求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有所作为。那两个女儿呢?再忙也该抽取时间来照顾老人的起居,给老人换洗衣服,洗洗脚,做做饭。那门口的所谓厨房,防晴不防雨的,也不知修修。下雨天老两口就只能用茶泡馍将就着,甚至吃坏了肚子。
孩子不孝,谁的责任?
当下,国家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百善孝为先,孝乃做人的根本,做人都做不好,谈何成材?有些家长糊涂地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都不重要。这不是本末倒置吗?教育孩子,从小抓起。从小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三观正,则成人也。
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少爱心志愿者也带着孩子来参加爱心活动,让孩子耳濡目染,接受爱心教育。这是明智之举!
老人基本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几个孩子没一个在身边,老人岂不可怜?
三是我们爱心志愿者,是不是要改变思路,不能局限在物质生活方面的帮助。扶贫先扶智,没有志气的人是扶不起来的。
附——
本次活动捐赠物品:
1,胡琳,牛奶一箱、核桃、红枣各一袋
2,单永歌,衣服两件
3,色拉油一桶
4,杨玉华,奶粉一罐
5,万雷雷,衣服两件
6、朱贺文、鞋子两双
7、殷号令、方便面一箱
8. 孟胜捐款40元
9.唐敏 大米一袋
10. 桃花朵朵捐衣服一包
11.陈艳捐衣服22件
12.棉被一床
13.杜素玲2桶油。
14.郑晴晴2桶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