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金枝⑩

【郑重声明:本文系振委会推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有人传出林敏和“铁拐李”的闲言碎语,人们传得有鼻子有眼,甚至有人传说“铁拐李”这些年的积蓄全部都被林敏“洗劫一空”,人们还说徐常青也心知肚明,只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个免费劳动力,对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果然没有媒婆再登门提亲了,“铁拐李”也不再考虑讨老婆的事情。

“铁拐李”好酒,喝不多一顿就是了一二两的样子。发展到后来有了酒瘾,中午和晚上必须喝一杯。逮着机会恨不能一天三喝。

徐常青和林敏两夫妻许多场合都带上“铁拐李”,铁拐李帮他们照看孩子。逢年过节,铁拐李就在徐家吃饭,白天在窑厂各种杂活,晚上就睡在窑厂。

日子久了,他们就处得如同像一家人一样。没人知道,徐常青开不开工钱给“铁拐李”,但“铁拐李”确实像换了一个人,穿得干净体面得多,人也显得很精神,走起路来脚下带风,偶尔还哼几句小曲。

有人调侃铁拐李。

“铁拐李,哪个女人给你买的新衣服吧?”然后看看左右没人,故作神秘地凑上前去:“我知道,是你的小敏敏吧?

”铁拐李“嘿嘿”一笑,故作愠怒地说:“我自个买的,净瞎说,哪有啥女人。”

说的人和听的人相视一笑。

李琼花和“铁拐李”李由是一个庄子的自家人,两个人也是隔壁邻居。

“铁拐李”大李琼花一旬,李琼花喊“铁拐李”小佬,小佬是河南方言,就是叔叔的意思,但事实上,也并不是河南所有的地方都管叔叔叫小佬。

李琼花他们所在的庄子叫李家河,2/3姓李的,李姓人是大户族——据统计,全国各地姓李的最多。

李琼花读了几年书,初中毕业后随同学到广东东莞。在东莞,河南人好斗,名声不好,许多厂子里不收河南人,她借用一个福建妹子的身份证进了厂,厂子里收了一百元押金,分发了厂服,琼花在流水线上两把手的活熬了两个多月,终于领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

琼花长到20岁,第一次手里握着大大小小的一叠钞票,心里真是美滋滋。

这天中午下班的时候路过厂子里的门岗,门岗小老乡交给她一份电报,琼花拆开一看。

“娘病,速归”。

琼花一下子就懵了。琼花是娘最疼爱的老幺女,娘的身体一贯硬朗,琼花跟人南下打工前,娘还拉着她的手,泪水涟涟,对琼花千叮咛万嘱咐。

“姑娘家家,早晚要进二道门,在娘家帮两个哥嫂干活带孩子,没名没利,不如自己出门挣点嫁妆,没有特殊情况,千万不要回来”。

话是那么说,娘俩睡在一起说了半宿的话。

早上天没亮,娘还起来蒸了一锅热气腾腾的包子,琼花吃了两个,就准备跟人走,娘又赶到大路上,送来4个包子硬塞给琼花。

爹抽着烟,坐在锅门口烧火,火光映着爹沟壑纵横的脸。

“大,您和娘好好的,俺走了。”

琼花见爹低头抽着烟,一言没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常青窑厂的大门洞开着,偶尔会有忙碌的人们和拉砖头的拖拉机进进出出。 大院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一排一排的半人高的砖胚子。...
    生如夏花a薇阅读 384评论 0 3
  • 春天来了,路边的樱草开花,一阵熏风吹过砖窑厂“铁拐李”新掘的花畦,田野如同妇女,着意修饰,迎接夏季的节日。 从窑厂...
    生如夏花a薇阅读 20评论 0 1
  • “铁拐李”身份证上名字叫李由。 秀才爷爷李斯文本来想把这个名字留给自己的儿子,自己比秦朝宰相李斯的名字多了一个字,...
    生如夏花a薇阅读 16评论 0 0
  • 说起来,金枝爹任太顺认识金枝娘李琼花还上演了一曲“英雄救美”的戏码,任太顺奋不顾身救了李琼花一命,以至于李琼花对任...
    生如夏花a薇阅读 1,501评论 0 34
  • 顶着酷暑,任太顺拉着架子车过了淮河大桥,汗水模糊了双眼,他顺着柏油马路又闷头走了四五里路。 远远地,任太顺就能看见...
    生如夏花a薇阅读 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