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文言文复习课,讲了讲学生容易错的选择题,其中有一道”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中的持表示屠户在毫无退让的情况下与敌人斗争的果断,“由于我没有做题,直接看答案告诉学生毫无退让是不对的,因为前面有所退让;但是另外一部分选错的同学说,”毫无退让“指的是一点也没有退路的情况下,这样理解就对啊!”是啊,原来这些同学想到了这个词语的歧义,他们理解的其实是对的,只不过角度不同,就像网上的那副既像老太太又像少女的图,每个人角度不同,看出的图就是不同的。
这其实就看出了我们每个人都有思维的遮蔽性,由于个人的阅历、积累等导致看问题总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而不能接受另外一种角度。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同学会把这道题选错,因为角度不同啊!
我是站在答案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选项根本就是不对的,所以我就去思考这道题的错误点在哪里。但是学生不是啊,他们面对的是一道道原始的题去解开答案,而老师是拿着答案去思考这个为什么对,那个为什么错。前者是自下而上,后者是自上而下。
最接近本质的还是学生啊,他们真的去思考,接着或是慎重、或是犹豫地选下了这道题。所以,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老师讲了这么多道题,但是真正师生坐在同一个考场上,却还是考不过学生的原因。教师习惯手中拿着答案,去评判一个个的学生,他们做错了还去责怪他们,这么简单还会做错。
如果说答案就是权威,那手中拿着答案的老师呢,是拿着权威各处去衡量学生的高高在上的类似于法官的角色。学生做错了,就得受罚,或是关进“重复监狱”,或是关进“检讨监狱”,或是“挨骂监狱”。这真的对么?
当然不对,教师的角色不是引导者吗?我们应该和他们一样,都是走在这条路上的探索者,只不过这条路我们已经走过了一遍,或是多遍,更熟悉周围的道路和风景罢了。我们应该和他们肩并肩行走,在他们误入歧途时拉一把。
所以,这样想,我们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应该去做和学生一样的任务,才能更好地去感受题目的难易,易错点,这样去讲解才会更有针对性。
反思自己:在讲这道题时,并没有认真去做,而不是看一眼答案,哦原来这里错了,其他的选项根本没有去想对错,以及出题角度是什么。
践行清单:以后在讲任何一道题之前,都要自己认真把题做一遍,而不是跟着答案过一遍。把自己当作学生,写下做题的困惑。所谓教学相长,一定要放低姿态,先成为学生,才能成为一个老师!讲题前,一定要先去了解错误原因,再有针对性的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