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还挺期盼过年的,过年时候有新衣服,过年有压岁钱,过年有好吃的,过年犯错误不会被惩罚。渐渐大了以后,过年已经没什么期待,尤其是现在,吃什么穿什么不是过年也一样可以选择好的,反倒过年要求各种拜年,各种走亲访友,各种人情往来,越长大越不幸福,因为需求太容易满足。
再回想过年,留下的更多的是父母多年保持给我的仪式感。过年一定会买新衣服,从我记事起,任何一个过年,无论钱多钱少,父母一定会给我买一套新衣服,父母自己也会置办一套新衣服。
三十晚上做蛋饺。过年吃蛋饺似乎是一种地方习俗,把鸡蛋打碎拌匀,做好肉馅待用,找一个铁质的大勺子,用煤炉控制好火候。舀一小勺鸡蛋放入大铁勺,刺啦一声,让鸡蛋在大铁勺中转动均匀,静止几秒钟,一张鸡蛋皮就做好。放入适量肉馅,用小勺子起皮,两边对折压好,一只蛋饺就成功了。接着用一块猪皮擦拭大铁勺,下一个蛋饺就不会粘锅。这项活动成为我过年的必须项目,直道家从农村搬入城市,没有了煤炉,也丢失了做蛋饺的传统。
三十晚上贴门对,放鞭炮,看春晚,守岁。三十的中午几乎是凑合凑合吃一顿饭,因为晚上会丰盛无比,即使可能只有一家三口。桌上一定会有一条烧了不能吃的鱼,一碗青菜豆腐和若干腌制的咸货。这一天父母会从早上忙到晚上,等晚饭准备差不多的时候。我会和爸爸一起贴春联,贴春联用的浆糊是自己用面粉熬制的。首先把过去一年被风吹雨淋已经掉色破败不堪的对联揭下来,擦干净门,沾上浆糊,立马把新对联贴上,门头会贴上一张一张的春喜。贴完对联就会开始放鞭炮,然后开始给祖宗烧纸钱,接着开始准备吃饭。看着家家户户红红火火的对联,到处都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晚上的固定项目,是和爸爸一起围坐沙发,准备好各种小吃,看春晚,等候十二点的钟声。随着中央电视台春晚倒计时的开始,爸爸会准备放鞭炮,新的一年正式开始。接着外面一遍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一直会延续到年初一的早上。小的时候,偶尔还会让爸爸帮我放烟花,或者爸爸放烟花,我负责看。
年初一的早上,家里延续的规矩是,这一天的早上家中爸爸一定先起床,开门,准备早饭。起床之后,我一定会被强制要求吃一两片糕片,表示新年步步高。早饭一般是前几天准备好的水饺,预示财富。然后穿好新衣服,去外公家拜年拿压岁钱。
过年从小到大三十年,随着长大搬迁和改革,很多习俗已经渐渐的简化甚至被禁止,但是那些曾经称之为仪式感的活动还会一直留在脑海中。希望等明年小柠檬出生以后,也可以延续给他更多的仪式感。
例如,买新衣服,和爸爸一起贴对联,家里准备过年必有的菜,给长辈磕头拿红包,去一个值得记忆的地方参观。。。每一件事每一年必做一次,那就是满满的仪式感,也是一段值得回味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