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闺蜜的哥哥电话我咨询落户和房子的事情,从电话中了解到是为了给孩子解决高考办理户籍。80后一代的父母说容易也容易,说不容易也不容易,容易的是但凡谁家在一线城市有套房,再有套学区房那立足基本没问题,不容易的是没有这些通行证的外户籍人满足衣食住行之外再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简直难上天。十万(可能都不止)一平的学区房如果不拼上所有家底那真的是想都别想。
挂掉电话闺蜜又打来问,聊了很久,也很深刻,看上去需要解决的事情可能都是表面问题实则不然。家里人似乎并不太理解哥哥的行为,觉得没必要为了给孩子解决高考这件事要去专门办个户口➕买个房子。最主要的是哥哥没有工作,要靠家里支持才能完成,原本经济优厚的家庭因为爸爸的生病生意不再继续,断了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哥哥的想法会造成父母很大压力,然后就是对哥哥的种种诉读,认为哥哥应该上进些等等。
现在应该很多地方有这样的情况,家里父母很能干,孩子从小衣食无忧,经济条件也比较好,从小各种大小事情都是父母包办,等到孩子长大没有很强的生活能力的时候又来指(抱)责(怨)孩子不上进,不考虑父母的感受......听过一句话:孩子的问题找父母,父母的问题找童年。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想学习的好、考的学好、将来工作的好生活的好,哪怕不尽满意也愿意通过努力获取幸福的生活。而生活中的大多家庭现状都是矛盾重重,孩子也不会表现的像如上所说会努力学习、生活,甚至把父母所有的好心安理得的收下,同时也将不完美的一面吸收内化。说到这就会回归到陪伴孩子一路成长的父母身上,虽说人的性格有基因遗传的因素在里面,但如果在生活中父母没有很好的在合适的时机正确引导,让孩子建立感受爱、价值感、自信心的能力和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在孩子长大成人成家的那天他又如何担起应担的责任,承受各方所带来的压力,甚至于父母这时候往往都是在边抱怨边送“供给”。出于教养和良心既不能怪父母给的不够,而自己又不能独当生活的一面,比如不能顺利的拥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没有一个足够积极乐观的心态,无法在脱离父母后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这时一般都会陷于焦虑的恶性循环。而另一边又是无辜的父母,她们认为把最好的都给了孩子包括安排好一切,而忘了有一天他们也需要自己去面对残酷世界里的纷杂,需要处理人际关系、需要强大的内心、需要很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我们这一代的父母疼爱孩子的方式很多是替孩子完成所有的事情,想当然的认为孩子会学会所有,对此我有一点切身的感受,教会孩子方法(从任何时候都不早)比给孩子做一百件事都好的多。而对于父母的行为也是和其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毕竟成长年代不一样,像烙印般的生活观念已然演变成过去也不再适应当今社会的某些发展,就比如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可能真正重视家庭教育也是从我们这一代开始、传递、普及。父母有天生的控制欲,无法改变又要强加在下一代、下下代的身上。缺乏交流、吝于表达感情、不能及时学习新的生活、教育理念等这些注定成为矛盾发生的隐患。
对此,回到今天说的事情上来,哥哥的不上进在全家看来都是不应该的,但对于哥哥而言我想理解的说一句,人的性格和习惯很大程度上来自家庭文化内化的结果,就比如被照顾习惯了的人怎么会去照顾人,考虑事情自然不周全,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但至少对孩子上学的安排上显现出了负责的一面,比坐以待毙强。而哥哥的想法家人不知道,长期的不交流造成彼此之间的误会。一方面哥哥没有高的认知水平,加之长期以来的惰性造成父母、家人眼中不上进只靠一味索取的方式满足自己生活需求的形象;另一方面父母也意识不到对哥哥很多年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宠爱,没有使哥哥得到锻炼,比如积极的去吃苦,勇敢的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为自己设定目标,找到奋斗的动力等。
最后我门聊到所有都不要纠结过去,分析来分析去都是为了认识自己的问题,如何从现在开始让自己变得有力量和能力做好为人子(女)、为人父(母),将终身成长作为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附真实图片一张: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