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那年,有天上语文课,我看《寻秦记》看得入了迷,忽然老师站到了我面前,严肃而又不容置疑的表情看着我,紧接着就把书给收缴了。直到高三毕业前夕,语文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从抽屉里拿出了这本书,还给我的时候说了句:“你其实语文基础挺不错的,就是心思没放在学业上,有点可惜了,书你拿回去吧,希望你今后多努力。”
这可能是我有限的高中时代的记忆中,唯一一个鼓励我的老师。我很感谢她,发自内心的。
带着这句鼓励,我踏入了大学的校门。大学期间虽然成绩平平,但唯一让我受益的,就是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隔三差五我就去图书馆借书、还书。读的最多的还是历史类和传记类的。在那之后,阅读的习惯就一直伴随着我,直到今天。
我一直偏爱纸质书籍,电子书只在乘车,旅游,闲逛的时候,见缝插针地用手机翻阅。而完全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我还是喜欢抱着纸质书籍,一看就是小半天。
说来惭愧,阅读这么些年,我其实也没读出啥名堂,纯粹是当成了吃饭、喝水、睡觉之外的最大的一个爱好而已。
自从参加工作以后,我满眼睛和脑子里都是我行业中的那些事儿,整个人连同灵魂都钻进去了。
现在回头自嘲一下,就像啥呢?对,可能就像西游记里的小钻风,兢兢业业地巡山,惦记着有天能被大王提拔一下,当上总钻风吧。
如今,狮驼岭都被荡平了,队伍也解散了,整个行业的妖风也刮不动了。
我想,是时候静下来,好好读书了。
我其实很想跟你们聊聊,我对读书的一些感受
1、读书可以静心净口
做销售工作的人,每天都要表达千言万语,要跟随着客户上天入地,情绪也随着业绩的起伏而忽高忽低,要安静下来,实属不易;
阅读,能让我自己安静下来。不论什么书,只要翻开第一页,我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了白纸黑字上,工作生活中的所有烦恼,在看书的时候都被屏蔽了,尤其是夜晚睡觉前,这点效果尤为明显,那一刻,我的心很静;
阅读的时候,我会不自觉地被代入作者的思想里,仿佛自己成了一个观众,一个倾听者。那一刻,我嘴巴是闭着的。
2、读书可以安神补脑
我刚开始阅读的时候,只是被简单地代入故事情节。慢慢随着阅读年限的增加,会开始按照作者的思路去思考。现在,更多的会去设想,假如自己在书中的场景里,会做何选择?会如何行事?作者和我的想法哪些不谋而合,还有哪些是不同的?
其实在这里,我也想分享一句话:读历史并不仅仅是去读一个个古老的故事。而是要想象一下,如果历史上那些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在场,我们该如何抉择?我想这才是真正的以史为镜吧!
当年明月有句话非常经典:人们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们从来不会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当这些思考在我们脑中展开的时候,其实是一幅幅多彩的画卷,那一刻我们增长了见识、拓宽了眼界、也安定了心神。
3、读书可以强身健体
这点看起来是不是有点扯?读书咋就跟强身健体有关系了?别急,你听我慢慢说。
这个要说到一本书了,它叫《正念的奇迹》,作者是一行禅师。他告诉我,一个人要想每天有定力,能立得住,就必须秉持着正念。简单来说就是“活在当下”,但要真正做到这点,就必须从一呼一吸开始训练,只有当呼吸平顺了,人才能静下来专注眼前的事,做完一件事,再去做另一件,如此就不会心猿意马,顾此失彼,妄念丛生。
这样训练的好处就是,我呼吸通畅了,睡眠变好了,走路更加铿锵有力了,就连洗碗、扫地的时候,心绪都平和的。这一个动作和心念的修行,带来了一连串的身体的良性反馈。在这个基础上,我慢慢开始了超慢跑,慢跑,久坐之后会起来远眺,做伸展... ...
一系列的微习惯和动作,都在让我的身体越来越健康,精力越来越充沛。
这就是因为读书,而给我身体健康带来的真实的改变。
4、读书可以明智明理
在事业受挫、婚姻破裂后,我曾一度颓废、消沉。是一本本书籍,把我从泥潭里拽了出来。
《道德经》、《范蠡》、《苏东坡》、《王阳明》、《曾国藩》、《褚时健》...在这些从古至今的前辈们身上,
我领悟到:
心中有天地、安人先安己;
人在事上磨,耐烦是要义;
一蓑烟雨任平生,打脱牙要和血吞;
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
就像许倬云老师说的:“各位的身体里都有一个自己,这个自己是最宝贵的东西。你要寻找自我,不要糟蹋它。第一,不要被欲望糟蹋;第二,不要被自怜糟蹋。你要理解,你是完整的人。这一辈子,‘完整的人’这四个字是你的责任。保持你的完整,不屈服、不腐化、不猥琐。你是顶天立地的人。”
我相信,以后的人生,我会走得更加坚定、从容。永远不会再被任何与自己成长无关的人和事,所打扰。
我会秉持正念,一门深入、勇猛精进、持修终生。
5、读书可以构筑人生的阵地
不知道你们是否跟我有一样的感受,现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经济模式下,传统的企业组织形态已经基本土崩瓦解了。
在各种平台和资本力量的加持下,超级个体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
就像辑思维中说到的,现在的个体生存模式,就是将每个人变成一个即插即用的U盘,它将以无比灵活的形态存在。既可以独立存储,也可以链接合作。
就像现代战争,智能化网格化的战场布局。每个士兵都成了一个独立的作战单元,他们既可以单兵作战,也可以组队冲锋。在无人机、坦克、火炮、导弹的全方位立体加持下,随时根据战场动态,变换作战指令和行动目标。
在如此迅猛变化的世界浪潮中,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究竟该如何自处?
对我而言:只有不停地阅读、大量地阅读,才能给我自己构筑一个坚固的认知阵地。
·在风平浪静时,不断修炼新的知识和技能,储备能量;
·在风信来临时,随时做好警戒和侦查,厉兵秣马;
·在风暴到来时,凭借自身过硬的能力,顽强抵抗。
只有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狂风巨浪的冲击,最终生存下来的人,才是胜利者。
否则当潮水退去,也许就是赤身裸体,一片狼藉。
这就是我,一个普通而顽强的80后,通过阅读而带给自己的一些浅薄的想法。
我非常认同那句话:当你书读的越多,就越清楚自己的浅薄和无知。
我想读的书还有很多,要走的路还有很长。不着急...
路,咱一步一步走;
书,咱一本一本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