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心能转境,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最高201万!华为高薪招应届生!
》,想必大家都想知道华为这么高薪招到了什么样的毕业生,他又为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下华为招到了什么样的人才?
7月23日,华为内部邮件披露了针对8名顶级应届生的年薪方案,其年薪最低为89.6万元,最高为201万元。
华为名列2019财富世界500强第61名,这离不开华为的人才战略。
华为在邮件中称,要打赢未来的技术与商业战争,必须要有世界顶尖的人才,为了吸引顶尖人才,首先要用“顶级的挑战和顶级的薪酬”。
是什么样的牛人拿到了最高年薪呢,他们牛在哪里呢?
拿到最高年薪的是钟钊和秦通两位博士,他们二人专业都属于人工智能领域。
其一,钟钊年薪182-201万人民币。
钟钊何许人也?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钟钊的导师刘成林是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钟钊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他的博士论文是《深度神经网络结构:从人工设计到自动学习》,该论文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多种领先的神经网络结构搜索算法,相对常规方法计算量降低到千分之一以下。
其二,秦通年薪182-201万人民币。
秦通何许人也?公开资料显示秦通为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博士生。曾获得IEEE
IROS 2018最佳学生论文奖。其研究兴趣主要包括机器视觉SLAM、视觉惯导融合、多传感器定位。其中,视觉惯导相关研究被大量应用于机器的领域。
其次,我们看看华为总裁是怎么说的?
今年早些时候,任正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华为至少有700名数学家,800多名物理学家,120多名化学家,六七千名基础研究专家、6万多名各种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强大的人才资源是华为发展的核心动力。
任正非表示:
公司每个体系都要调整到冲锋状态,不要有条条框框,发挥所有人的聪明才智,英勇作战,努力向前冲。华为公司未来要拖着这个世界往前走,自己创造标准,只要能做成世界最先进,那我们就是标准,别人都会向我们靠拢。
接着,我们看看网友怎么说?
知乎网友@霍华德
我觉得是好事,充分体现了华为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觉悟。
顶尖人才是那么好抢的吗?华为要和Facebook、谷歌、亚马逊至少30万美刀起的大礼包正面竞争,200万都是少的。
其次,华为释放出千金买骨的信号,不论这次的八位是千里马还是千里马骨,但真正的千里马都看到了华为的决心,华为仿佛在说:
“何恺明、李沐、贾扬清、陈天奇(此处省略一万字),华为欢迎你们,以后想来华为200万后面加一个零还是两个零都可以商量啊”
最后,我觉得正是这一年多华为的种种举动带火了EECS相关专业,成电、西电等学校今年高考分数线都有不同程度的突飞猛进。我觉得这是好事,科技对抗必将成为中美未来三十年的主题之一,唯有把最顶尖的人才都吸引到科技领域来,中国才能打赢这场科技战。
知乎网友@FionaH
作为2019届的应届博士毕业生,看到这个新闻我并不感到意外。
首先,看到了自己同学的名字,真心为他感到高兴,同学五年,我认为他值得这样的offer。我自己也拿到了这届华为博士正常薪资总包,也挺满意的。
通过我个人参加华为面试的体验和周围博士参与招聘的情况来看,华为对博士的学术研究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研究领域是否匹配战略需求以及沟通表达等个人素质能力的综合考察是比较全面并且客观的。无需讨论拿到200万年薪的人创造的价值是否是50万offer的人的四倍,这是无法量化评估的,但是,从上述四个维度来看,这几位确实有出众之处,才得以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并不只是单单一个方面的优秀。
从两年前开始就已经有听说华为的年薪制offer,我校的师兄也有出现过100万-150万的年薪,但从未被公开过,因为我们每个人收到的正式书面录用通知中有明确规定:
薪酬和福利等为华为保密信息,未经授权禁止扩散。
只是这一次,华为首次向大众公开offer薪酬详情及名单,校招即将开始,再加之近段时间华为公司的经历,似乎可以看作是公司层面的一次PR行为。近几年华为招聘的力度之大,薪资也水涨船高,校招开始也比一般公司早,招聘期间HR也非常有热情,各大顶会上也能看到华为HR的身影,确实华为在整个校招过程中的抢人气势是非常高涨的。这一次,华为又拿出惊人的年薪offer,给整个用人市场一击,这势必也将影响到其他公司的招聘计划,“大咖计划”“阿里星”究竟是跟着涨薪呢,还是用其他条件来吸引人才呢,想必许多HR现在已经在开会应对这一轮的变数。
有些回答里也提到了,名单上的几位博士的引用量和论文质量,大多不是几百上千引用和N篇顶会顶刊,很多人因此认为开出这样的薪资是不合理的。确实,论文引用量是评价研究水平很重要的指标之一,但是是否是用人单位看重的量化指标呢,我们不得而知。之所以这一份通知激起千层浪,就是因为大家都在纷纷讨论华为的招聘标准是否合理。每家企业自有它的评估体系,华为的标准是什么,只有华为知道。
不能忽略的一点是,企业招聘是一次双向选择。周围也有很多大神没有拿到年薪200万的offer,他们有的去博后深造进学术界,有的没有想去华为所以没投简历,有的人面试发挥不如意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水平,也有的人挂在了性格测试上,也有人拿到了offer最后拒掉了。总之,我们不能说拿到200万年薪的人就是最优秀的人,也不能说那些更优秀的人没有拿到200万年薪的offer就是这个用人制度的不合理。
工业界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个高薪资的背后一定对应着相应的高工作强度。公司的薪资体系是动态的,在这份offer背后一定也有相应的要求及条件。为了维持值得这样年薪的能力水平,未来他们也一定是需要继续努力奋斗的。
网友沸腾了直呼:知识改变年薪!
结论:现代企业的发展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
鲍达民(Dominic
Barton)是咨询公司麦肯锡的董事长,他在新书《人才取胜》(Talent
Wins)中指出,如今人们走到了一个特殊时刻。
这个特殊时刻有两层意思:现在的人才比企业家还少,“当全部的企业家和企业都在寻求创意和契机,人才却很稀有,这就是当今的现实”;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才与普通员工能为公司带来的贡献,差距越来越大,比如,顶尖软件工程师和普通软件工程师在能力和创意方面的表现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接受新媒体Quartz采访时,鲍达民介绍,企业在未来最核心、基本的3件事都与人才有关,即:分辨人才、招聘人才,以及培育人才,“企业辨识人才的能力将在未来50年扮演重要的角色,能够识别出组织里前2%的人才的人,将获得丰厚回报”。不过,他也承认,很少企业能够从组织里辨识出这2%的顶尖人才。
安德鲁·卡耐基,卡耐基钢铁公司的创始人,被世人誉为“钢铁大王”,被世人誉为“美国慈善事业之父”。
“带走我的员工,把我的工厂留下,不久后工厂就会长满杂草;拿走我的工厂,把我的员工留下,不久后我们还会有个更好的工厂。”安德鲁·卡内基的这段话,道出了留住人才对企业无可替代的重要性。人才是现代企业之魂,人才流失是每一个企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对于华为招聘刚毕业博士
年薪超过200万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