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到十多年前听过的一首法语歌,歌名里有“名字”两个字。用这两个条件去搜索,居然真的找到了。试听一下,还是那个记忆里的味道。
歌曲叫作《我的名字叫伊莲》。毫无疑问,是小王播放给大家听的。彼时的我和小雨,正紧张地敲着键盘,绞尽脑汁地修改着某个材料吧。
我们仨,在小小的编辑部。编辑部,在某个学校里。学校,在小城的一隅。
1
人生中总有那么多的偶然,突然间就决定或改写了你的命运。
那是在大四下学期的某一天。白天已逝,夜幕降临。饭后去老朱玩,她说:“我已经签约了。你也去那个学校试试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叫了老大一起过去。
因为是晚上了,那个学校的负责人就在我们大学宾馆里继续面试。我们一路上坡,直走得气喘吁吁。昏黄的路灯下有着怎样的风景,我们全不在意。
到了目的地,才发现前来面试的人还不少。大家都在走廊上等着,偶尔小声地交流几句。
终于到我了。左边房间试讲。讲的是《沁园春•雪》。怎么讲的,讲了什么,面试官如何评价的,都不重要,也早已忘记。只记得他们说,更希望招男生。这是在暗示我没戏了呗?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却又告知到对面房间签约。
之前征求过父母意见,父亲说还行,不远。如果当时手机能看地图的话,我怕是不会那么轻易地签约了。要知道,两个相距不是很远的小城,却没有直达的车,必须由另两个小城中转。
后来,去学校或者回家,我不得不花半天的时间在路上。独自一人在陌生的车站候车,或者被并不太正规的客车载着,行驶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道路上,恐惧一时战胜了晕车,心里仍然很痛,也许还有隐隐的悔意吧。
在签约后的第二天,就听说即将跟我和老朱成为同事的,还有隔壁班的小雨和老马。本来我们就共用一位班主任,很多课也在一起上,四年下来,也混了个脸熟。于是就约定好,到了那里相互照应。
2
7月份就被叫去培训,每日里不是听讲座就是听课。新来的人很多,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竟还有些上学的感觉。
不久,领导布置下来一个任务,让我们每人写篇文章,关于异地高考的。用现在的话说,“异地高考”绝对是那年的“热点”。可惜的是,我们除了一两张报纸,并没有其他的媒介知晓时事。可想而知,写下来的文字有多么浅薄。
最后的结果却出乎我意料。我竟然因为那篇文章被选进了编辑部,和我同去的就是小王。我一直纳闷,别人我不了解,但老朱文章都发了多少了,要说文笔,肯定比我好很多啊,怎么可能不选她而选我呢?一定有人事先知道了领导的用意吧?所以根本就没有好好写,才让我捡到了宝。
我跟老朱、老马和小雨住一间宿舍。当她们仨急匆匆地去上早读时,我还没到上班时间。当她们忙着备课、上课、改作业时,我或许正在编辑部里翻看着报纸。编辑部的工作看上去很清闲。隔壁体育组的一位老师经常过来聊天,他也是外地人,马上要做爸爸了,整天笑容满面,丝毫没有体育老师该有的严肃。
但我和小王忙起来的时候,其他同事可能在喝茶聊天呢。编辑部是一个新成立的部门,离教务处、办公室都很近,方便领导给我们安排工作。编辑部是我和小王的地盘,教务处主任也是我们的直接领导。学校里一些需要“写”的任务由主任向我们传达,并做些指导。他走后,我和小王就靠着那台笨重的电脑,把领导们的思想变成文字。
编辑部不能上网。唯一能上网的地方是信息中心(姑且叫这个名字吧)。需要查找资料的时候,就请教电脑的老师帮忙打开门,用人家的电脑上网搜索,小王拿U盘拷下来,再转存到编辑部的电脑上,为我们所用。虽然网上的资料也不丰富,但能参考总比空想来得实际,不然的话,我俩就算是想破脑袋,调动大脑里的所有库存,也不一定能造出几个字来,更别说让领导满意了。
开学伊始,又要写优秀教师的事迹材料,又要给校长写开学典礼致辞。那位校长很讲究,一篇致辞三番五次地修改,最终以上万字的规模响起在开学典礼现场。参加典礼的老师回来说,校长讲了好长时间,都怪你们写那么长!而我俩之所以没能到现场聆听,是因为在忙着另一件大事。
当地报纸要发学校师德建设的专题,写好这个报告对我和小王是极大的考验。我们刚刚走出校门,根本不懂这些专业问题。费了多大功夫,花了多长时间,已无法计算。当散发着墨香的报纸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安慰的。
可是,这样的文字又有几个人去看呢?
3
没多久,小雨也来到了编辑部。
学校才建了三四年,很大很气派,学生数量多,所以当年招聘来的老师也很多。只是我们编辑部离他们办公室远,平时也没什么太多交集,认识的也就寥寥几个。小雨本身就是校友,来到这边后又成了室友,平时一起吃饭,偶尔一起做饭,自然比别人更熟悉。她到编辑部来,我也有了说话的伴儿。
天气渐渐冷了,秋雨绵绵不绝。我们不得不喝很多的热水来抵御湿冷的空气,这样一来,经常出入洗手间是难免的了。在喝水和跑洗手间之外的时间里,我们在搞一个大事情,那就是写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照例是主任先指出方向,明确重点,我们再慢慢添枝加叶。对我们而言,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看着字数一点点地增加,而我们仍然有字可写了。但是,这快乐来之不易,我们毕竟都是新手,从学生到“写手”,我们既缺少实战经验,也缺少生活经历。
除了校长室布置的工作,其他部门也会给我们派活儿。编辑部的大名是“校刊编辑部”,编辑校刊才是我们的本职。这个活儿相比来说就容易多了。语文老师把学生的投稿送来,我们只需择优打成电子稿就可以。其他栏目也大抵如此。排版和印刷归文印室管。
工作总是做不完的,但我们却可以营造轻松的工作氛围。小王是个实打实的“文青”,他的理想没有被这一间斗室困住,他的心里只有诗和远方。我们跟着他听了很多的歌曲,《我的名字叫伊莲》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迎接某项检查,办公室把各种报纸搬出,扔在了编辑部。我们仨得了宝似的快活,那些被丢弃的报纸上有我们喜欢的东西。于是,一边听着《伊莲》,一边做剪报。三人各取所需,心情好到爆。
4
编辑部里除了我们仨,还有一个“工作人员”——指纹打卡机。可以想象,每天几次打卡的时候,我们办公室就被完全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了。他们俩是否介意我不清楚,反正我是不太喜欢人来人往的。
教电脑的那个小伙高高瘦瘦的,不仅负责统计考勤,也是办公室的内勤人员。这个“办公室”是一个特殊的办公室,里面坐着的不是一般的老师,怎么说呢?类似于“秘书处”的一个机构吧。那个小伙上课之余就在那里帮忙做事,比如搬个东西、发个材料、扔个报纸之类的。
他进出编辑部招呼也不打一个,如入无人之境,对于他的冒犯,小王颇有微词。有一次,不记得因何事而起,俩人还杠上了。其实,大家同时进学校,也是同龄人,按理应该有的聊才对。也许他性格使然,也许他真的自觉高我们一等吧,根本不把编辑部和编辑部的人放在眼里。
其实,哪里会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人呢?能愿意与之聊聊天的也没有几个。同事者,共同做事而已,哪能苛求人人皆成朋友啊。隔壁体育老师那样的,我们欢迎。电脑冷酷男,我们不欢迎,也挡不住人家不请自来啊。
像他这样不受我们待见的还有一个,来学校实习的,被分到编辑部帮我们忙。实际上也没有做什么,那期内部刊物上还是挂上了她的名字。跟她没有多密切的接触,所谓的不喜欢也可理解为第一印象不好吧。
文印室里的那个小姑娘挺不错的。她也许就十六七岁的年纪,不苟言笑,有求必应,做事又快。我们领导去文印室,总是找她打字,省时又省力。我们去看校刊排版,也是她在做,很专业的样子。看她鼠标动动、键盘敲敲就搞定了很多麻烦事,让人不由得感叹:真是“术业有专攻”啊?也就是那时候,我们仨偷师学艺,从小姑娘那里get到的关于word的技能,至今还在运用。
十多年过去了,再回想起这些人这些事,就好像看电影似的,有的镜头模糊,任你瞪大了眼睛也看不清,有的则无比清晰,岁月也不能拿它怎样。
5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