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和许久没联系的林冰聊天,原以为她已经在南京安定下来,不再到处漂泊旅行,却没想,听她说起今年二月份即将出发去往非洲的计划。
还记得2012年,我们在拉萨认识时的情景,那时候的我们还都是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小姑娘,一晃眼,五年过去了。这些年,我们各自去过不少地方,从中国大陆,逐渐走到东亚、南亚、东南亚,虽然没再有机会一起旅行过,但彼此依然保持着联系。
只是没想到,林冰这姑娘,已经越走越远了。
想想,这些年旅途中认识过不少人,他们当中也有些人已经去过非洲了,而林冰是我熟知的第三个人。
至于去非洲旅行?这个计划于我,暂时还没正式提上日程吧。
虽然,早些年前读三毛的时候就曾在心中起誓,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次非洲,去亲眼看看撒哈拉,看看这世界上最广阔的沙漠荒原。
而后也因为有段时间爱看《动物世界》,所以特想去非洲看看那里的野生动物们,还有非洲草原上,残阳如血般的日落。当然驱使我去看野生动物的动力,绝对与赵忠祥老师无关,毕竟我个人对于“野生动物的交配和捕猎行为”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只是想看看那些“相对自由”,没有被禁锢在囚笼里的自然界生灵是如何生活的。
同林冰聊天时,恰巧在读毕淑敏老师所著的《非洲三万里》,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有些奇特的巧合。
再过半个月,林冰就要去到我在书中所读到的,那个异常遥远的“阿非利加洲”了。
在此祝愿,她能有一段愉快且安全的旅途。
题外话说了不少,还是转回到想说的这本刚读完的著作吧,《非洲三万里》。
老实说,其实起初我并没有打算阅读任何毕淑敏老师的作品,倒不是因为我对她有任何仇视,只是因为在自己的初高中生活里,她常被语文老师提及和推荐,出于十几岁年纪某种奇特的叛逆和逆反心理,以及对于“读书和学习”这件事本身的“厌恶”,才不想去读她的著作。
之后,又了解到毕淑敏老师的职业是医生,又是心理咨询师,再加上她曾经参军的“红色背景”,更让人有些“不喜”了。
迄今为止,“医生”是我最不喜欢的职业之一,这当然同我年幼时体弱多病,常去医院有关。至于说到“心理咨询师”,虽然我自己是正宗的心理学专业出身,但当年读这个专业,主要还是出于“自救”的目的,因此对它也谈不上多喜欢。加上十二年的高压教育,尤其是十二年当中“红色意识”的强行灌输,让人本能地对任何“红色文化”产生反感,才导致了这样一个心理选择的结果。
何况,人的生活,在很多方面都有着一种奇特的“惯性”,正是这种惯性让我即便是在大学毕业多年后,在选择要读的书籍时,依然会下意识地选择回避掉“以前那些让自己不喜的”,所以才一直没能拜读过毕淑敏老师的作品吧。
我想,如果告诉你们,我甚至没读过四大名著,没读过鲁迅的任何著作,以及任何十二年高压教育当中推崇的作家、文人的作品,估计你们会“嘘我”吧,毕竟自己好歹也算得上是个文科生吧。
而能有幸读到这本《非洲三万里》,估计还是应该感谢亚马逊网的图书促销活动吧。
自己每年会在亚马逊上集中购书一次,一次性买上十几二十多本,足够自己看一年的量,然后慢慢阅读。
买书时,这本书在亚马逊畅销排行榜上有着一个不错的名次,当时买下它,纯粹是出于凑单的目的。再加上自己本身对于旅行文学、旅行散文之类的作品比较感兴趣,所以后来它才会躺在我的网络购物车里,最后出现在我的书架上。
不得不说,“偏见”它本身是一件比较可怕的事情,因为它会潜移默化人的选择,即便我们本身并不想要任何偏见,但它是受环境影响而潜伏在人的潜意识中,所以,很多时候,在我们自己都不知晓的情况下,做出了某些带有偏见的选择或行为。
好吧,还是来聊聊毕淑敏老师关于“阿非利加洲”的这趟旅途吧。
不同时代出生的人,生长于不同的环境之中,这导致他们后来看世界的角度完全不同,因此毕淑敏老师对于旅游的观念,和我们这代人有着很大的不同。
如果说,我们这代人在旅行中,更多在意的是自身的内心、所遇到人的故事、看见的不同风景,以及尝到的独特美食的话,毕淑敏老师更多的着重点是在于潜藏于旅游之中所见闻的历史,以及当地人的真实生活。
从《非洲三万里》这本书里,我了解到的非洲,要比中学时期历史和地理课本上了解到的非洲更丰富和饱满一些,毕竟前者是为了“应试教育”而生,只能尽可能的精简,毕竟世界史和世界地理本身就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而后者的来源可能略带主观情感和偏向,借鉴了诸多不同的材料和文献,即便限于篇幅略有浅显,但已经足够我们去了解和领略。
在此之前,我甚至只知道非洲这个称谓,关于“阿非利加洲”的概念基本上就没有任何印象了。
跟随着毕淑敏老师的笔触出发,接触了世界上最豪华的旅行列车——“非洲之傲”,一窥列车上穿越时空而来的“维多利亚时代”的风情。了解了些许关于“古人类”的历史,以及关于人类演变的猜想;大略非洲黑人运动的发展,知晓更多关于黑人领袖“曼德拉”的生平;当然也少不了非洲草原上的野生生灵,以及那些沿途她所见所闻的一切。
书中写道的,女诗人艾米莉·迪金森的一句诗,我觉得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囊括。她说,书本,比世界上的任何一艘船,更能带我游走各地。
虽然作为一个奉行走万里路的旅行者,我更喜欢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世界,用自己的五感去感受真实。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本身并不相悖,若是能一起实现,该是好事才对,若是还不能“行万里路”,那先去“读万卷书”也没啥不好,就像网上常矫情的那句话说道的那样“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尽管,在我看来,它不是被用来做旅行产品销售的宣传,就是被拿去当成图书推广的软广。
虽然在关于旅行文学上,我个人的偏好是三毛的著作,以及类似偶像阿Sam所写的《去,你的旅行》和《趁,此身未老》这样的文字,但类似毕淑敏老师所写的《非洲三万里》这样的著作,也自有它一种独特朴实的魅力。
至于个中不同,还是需要读的人自己去体会。
读书和旅行的共通点是,如果你想去做的话,永远都不会嫌晚。
最后用《非洲三万里》这本书封面上的一行小字来收尾吧:
“愿你走遍万水千山,得到最初的自己;愿世间温柔的灵魂,都能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