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三十而立“,此处, 何以”七十而立“?
先从一首流行歌说起。
流行歌曲《常回家看看》,曽广为传唱,九十年代末,又上了央视的春节晚会。歌声中饱含了传统的”父慈子孝“的情愫,特别是唱出了父辈们对子女们的唯一希求:常回家看看。年前,国家甚至通过法律认定不回家探视其父母者需承担法律责任。
关爱老人,毋庸置疑,因为每个人,无论做出过多大成就,都会老去,而每个老人,都怕孤独,更怕老无所依。为此,”常回家看看“理应长唱不衰。
然而细想一下,老人站在门口,可怜巴巴地一心盼着儿女常回来看看的这么一副水墨画,其实并不美,反而过于悲。悲就悲在,画中的老人,如此被动,对人如此依赖,让人如此同情,因为他把自己的快乐源泉和生活内容,倾情寄托于子女身上,依托于子女的常来看看上——他的精神,真的还未完全独立。
我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国外有老人坐公交车,年轻人起立让座,老人很不高兴,觉得这是看低他,须知,他还没有老到连站着乘车都不行了呐。
当然,这里说的是体力上的一种自立,而且也可能是一种西方文化思维,但是,精神上的”自强“,却是人类的共性,中华文化早在三千年前的《易经》中就已经竖起了自强的大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里的君子,可以是十七、八岁,当然也可以是七、八十岁。是故,人到了古稀之年,竟还有”而立“一说。
对于老人来说,精神上要自强,要”而立“,需要老有所托——有自己的精神寄托。
很遗憾,我不是教授、也非专家,不能越老越吃香,不能身边时时聚集着一帮孜孜以学的青年朋友。
吾辈芸芸众生,精神唯有一好去处,就是老有所学。学文学,学音乐,学画画,学外语,学电脑,学无止境,只要你愿意,随时随地可以立刻开始。
如果嫌”老有所学“过于阳春,难以高攀,那么”老有所好“也不错,跳跳广场舞,看看电视剧,甚至打打麻将,找二三知己喝喝下午茶,只要觉得充实,那就悉听尊便。
最可怜的是,人到了七十,进入了老年,还没能”而立“。自己精神上不自强,还要把压力转给处于激烈竞争社会中忙得不亦乐乎的儿女们,凭添他们的精神负担,这样的老人,属于上一个时代,与时下的社会不贴,儿女们嘴上不说,心里难免有怨——”作“。
倘若老者自强自立如斯,则反会更能赢得子女尊重和热爱,他们定会尽量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共享天伦之乐。有此等美事者,快快举双手而迎之。
行文至此,摇头闭眼,思索如何结尾,恍惚间,出现一幅图画,满池荷叶,开始残败,开始枯萎,有人说道,留着吧,还有用,果然,雨声骤起,滴滴答答,在荷叶上,刹是动听,且充满诗意,于是,听到了李商隐的吟唱:“留取枯荷听雨声”......
此即为”常回家看看“词义之新解,不知君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