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这家垃圾处理中心,可以将所有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百分之百的无害化处理,最后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在这里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再生产品,或者干脆变成了无害的灰土回归大地。从这家垃圾处理中心,可以看到日本对垃圾处理的高度重视和技术水准之高。同时,这家垃圾处理中心还能创收,真让我们大开眼界,看来学习也不是都可以学得会、学得起的。
在日本###的站台上,就会看到它分得很细的这垃圾分类的垃圾箱。有投入垃圾塑料瓶的,有投入新闻报纸杂志的等等。还有收集其它垃圾的。那普通的日本人又会如何在生活当中去环保呢?
我们去了一个地名非常有趣地地方,它在东京郊区千叶县,名叫“我孙子市”。它是东京无数个卫星城中的一个,这个名字虽说总是让中国人觉得好笑和难堪,但它并没有中文里的那种意思,历史上是来源于当地土著人的叫法,发音是“ai bi kao”,后来日本人将这个发音与汉字直接接轨,才变成了现在这种写法。日本的地名无一例外都是汉字,虽说我们都认识这些字,但意思和读音却大相径庭。
我孙子市是一个只有十几万人口的小城市,但在日本,它的垃圾回收处理工作却很有名。2005年,我孙子市的废品再利用率达到了40%。在10万人以上的日本城市中,排名第一。我们的体验就从这个城市的一个普通居民家里开始。
因为收垃圾的时间是上午8点,所以我们赶早来到了千叶县我孙子市的一个居民的家中,这个家庭的户主叫佐佐木。因为知道我们要来拍摄,佐佐木先生还特别给我们准备了一份资料,这份资料显示了我孙子市的垃圾处理,而且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小区有多少人等等一些详细的资料。
我孙子市从1981年就开始实行垃圾的分类回收了。当初只是分为报纸、杂志、瓶、罐等7类,而如今则细到了17类,比如说瓶类还分为无色瓶、茶色瓶、其他瓶等等。佐佐木家的垃圾就根据这些分类被装到了不同的袋子里。佐佐木妻子指着一个箱子给我介绍说:这个箱子是放普通的生活垃圾用的,包括容器、塑料包装、盒子等。如果是瓶子,还要把瓶子和盖子分开。她又指着一个小袋说:这是放不燃垃圾用的,比如电灯泡、体温计、圆珠笔等等。佐佐木的妻子告诉我们,除了要将可燃和不可燃的东西分开以外,像一些可以回收的垃圾还得处理一下才能送走。比如说旧报纸要码放整齐并捆好,一些瓶瓶罐罐要清洗干净。而哪天回收哪类垃圾也得记清楚了。这些信息,当地有关部门会通过发放宣传册等方式提前通知大家。
那么平常生活垃圾是不是随时满了,就随时倒?佐佐木妻子说:不是每天都可以倒,是一周可以收集两次,我们这个地区是星期一和星期四。平时的生活垃圾就是比如说食品、剩饭、剩菜,这样的东西他们都埋在院子里面,让它发酵成为一种肥料。也可以把这些垃圾全部放在一个小塑料袋里面,把它系紧,然后再放到一个桶里。
生活垃圾一周回收两次,这已经算是比较频繁的了,而有些种类的垃圾,回收的周期就要更长些。像塑料的包装容器,一周收集一次。像瓶子、罐子这种东西是一个月收集两次。
上午八点钟,到了该送垃圾的时间了,佐佐木的妻子把这些分装好的垃圾都放到了自行车上,准备送到小区指定的垃圾点去。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将垃圾放在各自小区指定的回收点里,再由相关部门统一来回收。我们注意到,因为消耗的数量有限,佐佐木的妻子是将一些瓶瓶罐罐放在一个袋子里拿来的,但是到了这以后,她又细心地将不同的瓶子放在了不同的回收袋里。
----来自岩松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