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销存系统在满足业务需求之余,因其内部驱动因素所不同,相应的框架结构也有所不同。
进销存的驱动因素
大部分公司先制定竞争战略,再决定进销存战略应该是什么样的。进销存战略决定了在效率方面、响应性方面如何运作。然后根据进销存的三个物流驱动因素和三个跨职能驱动因素达到进销存的战略规定的绩效水平并使得利润最大化。
三个跨职能驱动因素分别是:信息、采购、定价
三个物流驱动因素分别是:设施、库存、运输
设施是进销存响应性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如果说库存是你要传递的产品(商品),那么设施就是被传递的地点,入仓库、门店等。当一种产品只在一个地点生产或存放时,公司便可以从中获取规模经济的好处。这种集中提高了效率。但是这种成本的降低是以牺牲响应性为代价的,尤其当公司的很多客户可能远离生产设施的地点时。
进销存中存在库存是因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如对于钢铁制造商来说,这种不匹配是有意二为的,因为大量生产可降低单位成本,并未今后的销售做储备。而对于商品零售商来说,这种不匹配也是有意而为的,即通过预测未来的需求持有库存。集中化库存形式是以牺牲响应性为代价的;而大量接近客户的产品库存使得公司具有较高的响应性,但这是以高成本为前提的。
运输使产品在不同环节之间移动,对响应性和效率都有很大的影响。快捷运输使得响应性提高,但降低了效率。公司所使用的运输方式同样也影响库存和设施的位置。
简化的进销存
在不考虑设施、运输的情况下,可以得出下图的简化版进销存示意图:
此时我们主要关心的是库存,库存是公司的进销存的首要任务。
由此产生了三条主业流程:采购(请购)流程、销售流程、安全库存(预警);下次再一一进行展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