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一下人间常识啊,月薪五千大专学历是没啥机会接触到富婆、白富美和千金大小姐的。是的,哪怕你送快递送外卖也没机会
----【书朋捡话】
积硅步,至千里,日复一日,静待花开~
【每天推荐一本书】第2152天
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今天,朋朋推荐的这本书是:
《移民与文化》
作者:[美] 托马斯·索维尔
(Thomas Swowell)
美国经济学家、社会评论家;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长期任职于康奈尔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艾姆赫斯特学院和其他学术机构以及智囊团。
首先是本书的内容简介:
阿根廷的西班牙语中为什么会夹杂那么多的意大利词语?
为什么华人和犹太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少数中间人群体?
生活在俄罗斯、巴拉圭、澳大利亚和其他不同社会里的德国人为什么会在职业选择、生活方式上存在类似的代际规律?
世界范围内有超过1亿的移民,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大多数关于移民问题的观察和评论都偏向与当下争执格局、社会环境的联系,但这样视角可能只关注了这个大议题的一个侧面,失去了更宏观深刻的视角——一种世界性的视角。
托马斯·索威尔的这本《移民与文化》为我们从历史中找到了移民问题的新注脚,展示了世界移民在较长的历史进程中的演变过程,拥有一种全球化的新面向。我们将在这本书里看到德国裔、日本裔、意大利裔、华裔、犹太裔和印度裔身上具备的不同文化特性,这种特性即使在颠沛流离中也未曾消泯。对于特定的种族而言,他们在新居住地扮演的角色,他们的适应能力和知识技能,以及他们本身具有的某种结构性特征,又让他们在迁徙、被同化和主动融入的过程中经历着各自的伤痛与收获。
接下来看书评:
①
移民的本质还是因为生存空间在地球上分配的不均衡。此书重点描述了几个现象级的移民群体,他们都非常成功。其中,华人和犹太人遭受到的迫害无疑是最为惨烈的(华人的文化顺从而不尚武,无疑是被迫害剧烈的重要原因)。此书最重要的结论是:文化是不同族群在成功概率上如此不同的关键原因。指望各种文化差异巨大的族群实现均衡发展是不可能的。另外,普选民主争执对于经济能力差异巨大的多族群生活的国家是危险的毒药。
②
拿作者的话来说就是——学习历史是对抗当代自大的解药;拿中国古代的话来说就是以史为镜,可以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海洋里的船锚,帮助我们抵御时代思潮的修辞之风。 移民在历史性上起到了将技能、技术和人力从资源相对充沛的地区转移到稀缺地区的作用,并且带来里程碑式的结果。移民也旅居在更加发达的社会里学习了知识、技术和态度之后返乡。人类的进步就是在人类和资源的互相交融之间走向了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并不能妨碍退步的出现。
③
最重要的在最后一章。技术能力不是平均地投射在各民族和各地区,某类技术也不会长久地被一个民族占有。 移民,往往对各种“技术”的传播具有巨大的推动意义。 知道我们曾经站在世界最高峰,认识到阿拉伯曾经持世界牛耳,也承认现在西方处于领先。 只要全心全意满足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我们仍然会再创辉煌吧
关于这本书,就介绍到这儿
最后是这本书其他的一些重要信息:
【原作名】MIGRATIONS AND CULTURES
【ISBN号】978-7-5217-2068-6
【中图法分类号】D523.8
【主题词】移民-历史-研究-世界
我们,明天见~
。。关注朋朋,遇见好书、遇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