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8

*《人生的终极问题》

总结:

人生的终极问题不是”我是谁”,”我从何而来”和”我要去向何方”。而是赋予它意义的”什么更重要”以及”什么最重要”!这种思维模式适用于解决工作、生活、学习各方面的重大问题。遇到问题时,问问自己或者身边的人:什么更重要或者最重要的是什么?

由此可以延伸新世界的重要原则是:

-自己对自己负责;

-成长率决定价值增长;

-一定要投比自己更牛的人;

-一切的功课与努力都要在钱打出去之前完成;

-在金融的世界里没有什么可以打败钱这个东西;

-自己不懂的东西无论看起来多好都不能胡乱参与……

所以,在拥有这个思维模式的理论架构以后,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决定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我们人类的基因设计是:只能做好自己热爱的东西,所以做一行爱一行这一素质比勇敢、聪明、耐心等素质更重要。配上这把思想之刀,把自己打造成这样的人,让自己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人,就会收到别人的重视,否则就会被忽略。


思考与实践:

1.我们在很多期的文章中都提到过这个“终极问题”。专栏进行到此,你有没有按照“什么更重要?”这个原则来帮助自己做决策呢?决策后的结果如何?在决策过程中又遇到过什么样的麻烦?

专栏的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分析。发现自己目前安于现状的想法过于简单,也不是活在未来的生活方式。这种状态持续下去,会让自己在未来面临和现在一样的尴尬处境。所以当下更重要的是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打磨自身的专业水准来提升社会认可度。在此过程中明显感觉起步太晚,而失去许多原本可以抓住的机会。虽然失去可惜,但活在对过去选择的悔恨当中也于事无补,更重要的是设定目标而朝之努力奋斗。


2.复盘一下过去自己的经历,有哪些选择上的失误,是因为当时没有问自己“什么更重要?”导致的。

2年前跳槽的经历是选择上的失误,在成长更重要还是适合自己更重要上没有思考清楚,最后保守的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职位。虽然其中也有一些成长,但同样也导致了目前成长乏力的局面。


3.虽然我们隔三差五就会提到这个“终极问题”,但我相信还是有很多读者,暂时没有办法把它当做基本的行为准则,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元认知能力运用的不够好,以及自己处理问题没有一套完整的思考体系。自己本能的固化的思维模式,是把终极问题当做基本行为准则的阻碍。不断通过强制练习提高自己的元认知能力,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作用。


**《如何捕捉生活中的想象力》中提到作家马伯庸谈到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捕捉无形的想象,以及如何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其方法是与自己玩思维游戏,这种想象要尽可能细致,细致到每一个动作,要考虑到每一个可能产生的意外。你会发现,事情没想象中那么简单。另外,他提到自己定的原则是,“风格上可以尽情飞扬,不过细节一定得尽量真实。真实不是束缚想象力的桎梏,它会让想象变得更有质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蹲守在殿阁之外 那斑驳的锈渍是岁月流淌的痕迹 一个个偌大的身形 装得下整条护城河 只是如今空空的腹 无法浇灭 一场...
    山东阿桂阅读 3,142评论 11 24
  • 通常自黑的人有三种类型 1、引起关注,喜欢刷存在感 2、只是单纯的想让人开心觉得这样好玩 3、表面上不在意自己的形...
    颜值君hentai阅读 981评论 0 1
  • ps这是一篇没头没脑的文章 单纯自己明志 苦笑脸。 时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偷。 我还清楚记得你说,巴啦啦考试还有半...
    陶瓷姑娘阅读 3,369评论 0 0
  • 清明节,这是一个家族团聚,祭祖踏青的好日子。 今天天气格外好,表弟表妹们都从远路赶过来了。 我的母亲本是家族老大,...
    西域婉风阅读 2,76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