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海茫茫,芸芸众生,从中去寻找"蒋孝子″,去寻找这个一百年前古人的足迹,犹如大海捞针。
"蒋孝子″葬在了蜀山,那我就去蜀山一探究竟吧。
那天下午,我驾着摩托车就出了发。三月初的季节,春姑娘已不经意的来临,和日的熙风引面拂来,让人心里都暖洋洋的。
我先找去了蜀山所在的蜀北社区,想从公家单位去寻找有关记载,不巧的是,负责宣传的干事去了镇里参加了会议。我只能向其它工作人员打听,但谁都说不清楚。无奈之余,我只得问其蜀山蒋姓居民的聚居处,他们说是在厂北。
但厂北的范围仍然很大,我犹似那"无头苍蝇″,穿梭于厂北的大街小巷和居民的屋前门后,逮到老人就向他们打听一百年前的"蒋孝子″家。终于有一位王姓老人说知道,还一定要带着我前往。
在蜀山西北方向的蠡河边,我终于见着了目标所在地。"蒋孝子故居″就座落在蜀山新桥和蜀山大桥之间的蠡河东岸。虽然故居经过了修缮和改造,但我仍有些失望,因为其规模远比我想象中的要小上了许多。这是一开间的长条房,门楼后有两座二层小楼的建筑,宽不足四米,长度大约在二十五米左右。
带我前来的老人说,这里早就没人在居住,这家的后人都是有出息的,全在外地闯荡,这房子在年前他们回来时出新过,我转前绕后,也不得入内,无法进去一探究竟,只得离开。
别了老者,我不再耽搁,我还有更重要的事,那就是爬山,去寻那座五年前移至山上的`孝子墓。也许是为了配合打造蜀山古街的人文环境。那新建的一节节长廊登山步道犹如那一条青龙,蜿蜒曲折着向山腰处延伸。
已是三月初的季节,山坡上虽有一星半点的绿意,但枯藤和荒草仍是"主旋律″,它们互不相让地纠缠在一起,胡乱且肆意地占领着山岗,这和山下整修一新的蜀山老街的白墙黛瓦相互掩映着,勾勒着初春的景象。
很明显,山上经过了规划,有不少坟茔被搬迁,但仍留下了许多的坑洞,好似老人掉齿的嘴,显得那么的悲凉。而山腰处的六角亭就置身在此景此色中。
寻访加上登山,不免有些疲惫,我正在六角亭外驻足休息,这时,后面的步道上来了两位和我年龄相仿的登山者,似是本地人的模样。忙拦住他们,打听"蒋孝子墓″的线索。在他们的指点下,我顺着山路绕到了山背后,就见有一座牌坊突兀地座落在一旁。
见了后,我的心头却挤不出丝毫的恭敬和虔诚,环顾四周,根本就没有墓茔,那牌坊一眼就能瞧出是件仿制品,而牌坊下也只有一块墓碑在矗立着,而且碑的颜色是很不应景的白色。再仔细端详碑文,和我在网上查阅到的那篇《蒋孝子墓碑重建记》别无二样。在这里,我仍寻觅不到"蒋孝子″的任何踪影和气息。
虽有些怅然,但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下山"赶场″,还有另一个目标,就是去寻找一百年前"蒋孝子″的初葬地。
全然没有了起先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劲头。因为我知道,一百年的沧海桑田,原先的一切全已经改了模样。
我读过几本堪舆书籍,古人的风水之术略懂得一二。坟地是在民国初年由县政府隆重选定的,那必定是在蜀山的正南方向,也一定是在山坡和平原之间的台地上。按照这个思路,我绕到了东坡书院。书院和蜀山古南街之间大约有一公里的距离,这中间任何一处都有可能是安葬地。
权当爬山吧,漫山遍野寻"孝子″兼带着锻炼身体。放眼望去,东坡书院和蜀山古南街这两头经过了修缮和改造,一派明清水乡气象,但夹在中间的那片区域,却仿佛把我们带回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而且这里的景色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这片区域内的房子明显没有经过规划,参差不齐、见缝插针般地簇拥在一起。而且所使用的材料绝无仅有,他们垒墙筑园的竟然是煤球炉。
蜀山正南山脚下曾有一处规模浩大的国营正新厂。生产的陶瓷产品有花盆、陶缸,大约生产最多的应该就是这煤球炉吧。
这里的居民大多数应是原正新𠂆的职工,依着山势,用这种废弃的材料在这里造房,"安营扎寨″了下来。
那合新厂早已倒闭,原厂区的一半地块成了停车场,而住在厂后的居民们仍留在了此地,因为此处位置极佳,风景秀美。
我在山坡间转悠,向周边的居民打听了几次,但都一无所获,正想"打道回府″时,见路边的院子里坐着一位老奶奶,就再努力一次吧,那知出乎我意料,那老人听我问后,头多不抬地讲,最早的"蒋孝子墓″就在她家,位置就在屋后搭的棚子和菜地的地方。我赶紧追问她,当初造房时挖到过什么没有?她讲没有任何东西。
我顺着她家西边的坡道,绕至屋后一看,似乎悟出了道理。因为这是山坡底部一块台地,比其它的地方略高出一些,但身后倚着山坡,正是古人理想的安葬之地。
我可以确定,"蒋孝子″的骨殖应该就在这片菜地下的某处,斯人已逝一百余年,岁月沧桑,现在,除了我之外,还会有什么人来寻觅过,或在意过这件事呐?
回到了东坡书院门口,就想去找寻曾经的邻居,我家原先在书院后院的望湖楼居住过,因为我父母亲在八十年代时是东坡小学的老师。
找去了东坡小学的教工宿舍,迎面那位蹒跚着脚步而来的老人,正是我无数次在脑海中记挂过的人,是何仲伍老师,他家原先住在望湖楼西面的第二间。
他邀请我去了他家,一番交谈后,才知何老师正是复立"蒋孝子碑″和牌坊的关健人物。
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解说。
东氿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