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从诞生的一刻起,便依靠着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世界进行着探索与理解。在日起日落,星斗转移中寻存在的意义,直至其消散在天地之间。
从我们呱呱坠地,到此时此刻,见闻感悟时时刻刻都在积累。或主动或被动,或传承于前人,或自身的思索专研。形成了一条条规则存储在脑海中。被用来解释历史和预测未来。每天清晨睁开眼后,做的每一件事,都体现着计算。五官收集着数据,大脑进行计算,形成任务交给四肢执行。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业产品计算机,顾名思义重点也在于“计算”二字,究其根源还是对大脑的模拟仿制。发展到现在已经变得非常强大,在很多领域已经把人抛到了无数光年的身后。甚至有科学理论认为,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仿真世界。我们各种各样的思维逻辑,也是人类未能掌握的程序算法。想法林林种种匪夷所思,只是无法证明其真伪。会不会如同毕达哥拉斯设想,大地是球形的,却要等到千年后,才能被麦哲伦船队证实。又或者被证伪?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每一次活动,也都有或精细或笼统的时间规划,存在着很大的确定性和因果关系。这其中蕴含的规律,已经深入骨髓,很多时候人们不会去把它抽象成具体概念,只是对它进行简单的运用。直到牛顿力学的出现,因果律的思想颠覆了整个人类的三观。后来的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更是自信的认为,一切事物都可以用前因后果来解释。还提出一种理论,认为只要知道某一刻,宇宙中每个粒子确切的位置和动量,就能够完整的推演出整个宇宙的过去与未来。这个理论之后被否定了,但人们对因果的信念却越来越执着了。经济学家致力于财富的生产理论,促进社会的物质发展。法学家研究公平普世的法律条例,让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有序。艺术家追求美感,让世界的声音与色彩来适应我们的感官。工程师开发各种产品,让生活更加便捷。这些思想无一不具备可传播可复制的特性。成为人人都能归纳的经验主义教条。
所以我们在追求的是什么?不能打破因果的宿命?还是超自然的原始信仰?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