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贪便宜,趁京东活动的时候买了《面纱》这本书,后来才发现这本书的作者便是《月亮与六便士》的作者毛姆,很欣喜。
《面纱》我只用两天时间草草读完,最初的男欢女爱让我迫切想知道这情爱故事如何收尾,加上小说对女主丈夫瓦尔特行事性格的刻画让我觉得和某飞很相像,便马不停蹄看下去;直至看到瓦尔特向女主坦言,他已得知女主偷情的那段对话时,忍不住反复阅读:
如此卑微而沉寂得爱着你,我不善表达,我更没有虚伪做作,做的永远比想得少,我眼里流露出来的绝不是空洞,除去发自内心的爱意还有对上苍的感谢,我就此去了也绝不会有任何悔恨,仍然是深深的眷恋与不舍。
仅这一段话,还有瓦尔特在女主东窗事发后眼神跳脱的描述,就足以呈现沃尔特深沉热烈且不善表达的爱;让女主选择离婚还是和瓦尔特一起离开香港这段情节,足以表现瓦尔特是个睿智负责且伟大的爱人。作者笔下的感情真挚从容细腻,让人揪心,而译者的功底也实在了得。
但其实,这并不只是一篇爱情小说,随着女主被情人抛弃和沃尔特奔赴霍乱灾区,接下来的人物风景阐述以及内心旁白才真正精彩;在亦景亦云的时间流转中,女主在生活也在反思;景映着心,先是从情人伤害的思绪中逼自己后悔、厌恶和忏悔;再是从瓦尔特冷淡的情绪中建立质疑、鄙视与亏欠;鄙视是对自己的、而亏欠并不是因为不爱不忠或想让自己释怀,而是沃尔特会因此不快乐;
由此,我猜想,女主被自己禁足在一个圈里,圈中只有自己、三餐、沃尔特以及她和情人间的龌龊感情;女主多半也想到自己只能禁锢在这个圈里,虚荣、浮躁、百无一用、毫无价值,她可能需要一个出口来救赎自己。
的确,女主因为瓦尔特所受的爱戴得以去修道院工作,忙碌充实让他跳出了曾经缚她手脚的那个圈,也让她看到自己的价值,她开始勇敢诚实、或者正向着勇敢城市的方向努力;正如当她得知自己怀孕,被瓦尔特问及孩子父亲是谁的时候,她坦然不知道;这句“不知道”意味着距离她和瓦尔特重归于好的日子更远了,也意味着她很可能独自面对以后的生活,因为她犯错后的以后生活。但我相信瓦尔特并不会弃她不顾的。
小说故事的发展总是这样的,瓦尔特感染霍乱身亡,临终女主向他忏悔以求他能毫无遗憾离开世界,瓦尔特最后残喘:“最后死的是只狗”(出于一个主人和狗的典故),我没能很好的理解,或许这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瓦尔特因为爱恋女主而卑微,当遭遇背叛,无路可退便只能毁灭,然而他并非忍心毁灭女主。最终,瓦尔特因无法忍受煎熬,走向自我毁灭,而让女主终获自由。
其实瓦尔特很好,智慧、安静、用情至深、善良,但这些好的品质也没换来女主对他的爱,尽管女主已经认识到他的这些品质可贵、比情人好太多。瓦尔特的死,女主并未表现过多哀伤,这种哀伤和熟人离世大抵差不多。她要解脱了,这种解脱并不光是她不爱瓦尔特,而是她相信自己有不靠男人也能活下去的能力,这和小说开头女主和女主妈妈煞费苦心掉金龟婿相呼应。
在香港逗留,女主虽然没能克制与情人相见,但也人之常情,幸好,她鄙视自己还有情人。在归途中得知母亲去世,她没有流泪,这是对母亲不正确教育观的回馈;作者以女主的视角捕捉父亲对妻子去世的种种情感,不得不说也十分出彩,让我一下就回到了小说最初,突地明白,母亲的势力、希冀以及家庭的压榨让父亲一辈子都没舒服喘气,即将柳暗花明前还要在女儿前装作哀思寄送亡妻。然而,女主看透了这一切,告诉父亲她要补偿他。
或许这种补偿不光是对父亲,可能是对母亲扭曲的生活观、瓦尔特低微的爱、情人狡诈的自私以及她即将破茧重生的躯壳。她慢慢揭开人生华丽的面纱,看尽苍凉,接近真相,寻找解脱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