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的女儿在中考前夕的两次模拟考中,社会科目都没考好。老师急了,找女儿谈话,说知识点掌握没有问题,就是审题想当然。女儿急了,问妈妈:“该怎么办?”妈妈来问我,“这次社会和别人拉了十几分,真有点着急了。为什么会这样呀?对于好学生初中社会应该不拉分的科目。真是新问题呀!”
十几分的差距,显然让老师、学生、家长都焦虑、不安、慌乱了。
我询问了M,女儿中考的目标是什么?现在的成绩离目标有多远?
其实,女儿的成绩很好,模拟考发挥失利,年级成绩排名也能在二十五六名,而他们学校每年考上重点高中的人数有七八十个。也就是说,女儿即使在社会科目拉分这么多的情况下,也是可以稳稳地考上心仪的高中。然而,她们却在为丢失的那几分分数焦虑着。
我和M开玩笑,“你女儿这么好的成绩,你看,即使某一科目发挥失常了,总分还是那么高。中考时,只要正常发挥肯定没问题的。分数能上**一中就够了嘛,其他,超出一分都是多余的!”
M笑了,她说,“你这么一说,我心里好多了!”
如今,中考成绩尘埃落定,果然如母女俩所愿。M在第一时间发来喜报。
我开心之余,脑子里旋绕着一个问题:明明成绩足够好,正常情况下,丝毫不用担心考不上,为什么老师、学生、父母都在为得不到的那几分焦虑担忧呢?是什么驱使着她们都把注意力投向很少的失去的那几分,而看不到已取得的足够高的分数呢?
在我们的成长、学习和工作中,有两种动力驱动模式:一种是运用你的匮乏感,用恐惧驱动;另一种是运用你的满足感,用爱驱动。
人类社会产生之初,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创造的财富有限,吃、穿、住、用、行等各种资源极度缺少,人们内心充满了匮乏感。也正是因为这种匮乏感,生发出“求生存”的能量,恐惧的力量驱使着人们更加努力地生产,这是一种生存需求和策略。人类社会也因此得到了不断地进化发展。社会进化到今天,物质财富已经相当丰足,我们早已经不需要将温饱问题当作目标,而是要过上更美好的生活。然而,内心的匮乏感一代代承袭下来,并没有随着外在物质世界的飞速发展而相应地进化。
大家可曾回想过,当年我们的父母是如何激励我们的?大多数父母,看到我们取得成绩,他们不敢轻易表扬,因为相信“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他们很少肯定和鼓励我们,而是用“你做得还不够好”、“你拥有得还不够多”、“你考的分数不够高”、“你的名次不够靠前”等等,来“激励”我们更上进、更努力。
不可否定,这些鞭策的声音,曾经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可曾想过,久而久之,父母的这些声音听多了,慢慢地已经内化为自己的声音:“我不够好”,甚至是“我永远不够好”。成年以后,离开了父母,听不到父母那么说了,但那个声音始终在我们的头脑中盘旋,并且影响着我们。“我必须永远感觉匮乏”,这成了我们努力奋斗的理由,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成为我们一辈子都摆脱不掉的感觉,成了我们的人格背景。似乎只有“永远感觉不够”,我们才会努力往前,否则就会怠惰而一事无成。
这就是靠运用匮乏感,靠内心“恐惧”的力量在驱动。
然而,对此我们毫无觉知,反而习焉不察、理所当然。我们对自己被内心的匮乏感带来的恐惧而驱使自己采用怎么样的方式应对各种状况,由此而各种焦虑、恐慌,对这样的内在运转机制浑然不觉。当我们没有觉醒,就会以这样一种矇昧、本能的状态生活。
孩子考了80几分,90几分,我们总不会满意。我们总想追求那个100分,似乎满分才能填满我们内心的匮乏。如果不满分,我们就会本能地去关注那缺失的小几分是如何造成的。因为内心的匮乏感,我们欲壑难填。只要内心那个“我永远不够好”的声音一直在,匮乏成为我们的信念,恐惧成为我们的习惯,我们就永远都不会看见真正的满分。
孩子考90几分,我们就会盯着丢掉的那几分;孩子这次考100分,我们就会想那几个字再写得漂亮一些就好了,我们还会担心下次还能不能考100分;孩子成绩考第一名,我们又想到孩子才艺不如人家。孩子再优秀,父母也不会对孩子很满意,不会充满欣喜地由衷地赞赏孩子:“孩子,你真了不起,在我心目中你简直太完美了”,而是盯着“要是这个缺点改了,那该多好!”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会创造出“不够好”的感觉。因为我们的内在相信需要靠这个信念驱动往前行。我们相信,只有内心保持着不满足的感觉,才会促使外在世界的不断圆满。这样的匮乏感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是的,你感到匮乏的感觉是真实的,但是你需要明白的是:这并不是必要的,匮乏不是你所处的这个世界的真相。
从父母那里承袭的东西,如今,很多父母又已经“成功”地将这个信念“遗传”给了自己的孩子。我们的孩子一出生,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时代:可以说什么都不缺、什么都足够。然而,他们也有匮乏感。比如:考了99分,却为丢失的1分闷闷不乐的孩子;在外人看来很优秀的孩子,却始终有人对他不满意,这个人是他自己。
因为父母的注意力总是落在孩子做的不够好的地方。父母的目光落在哪里,孩子的注意力就会在哪里。时间久了,孩子也学会了把注意力总是使用在自己那些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这成了他对待自己的方式,进而也成为他对待别人、对待世界的方式。
觉醒的父母,面对孩子考了50分,也可以选择把关注力放在得到的50分,而不是得不到的50分上。
如果父母看待孩子,总是能看见那些拥有的东西上,包括成绩、能力、特质,无论孩子呈现怎样的状态,看到孩子总是充满了欣喜、赞赏和爱。甚至仅仅看着那个生命,内心就充满了赞叹和惊叹。那么,被这样对待长大的孩子就会感觉到深深地被接纳,还有富足感和安全感。孩子就会很自信地运用自己的能力和资源,面对眼前的问题和挑战。这样的自我满足感,你也许觉得会让一个人因此丧失了上进心。然而,你真的需要明白,这已经不再是一个需要恐惧来驱动人们奋进的时代。
人们也许会担心,在满足、放松、丰盈、安全的情况下,人生是停滞、不成长的,不求上进的,会无聊又无趣。我们不了解的是,生命的原始动力就是进化。人们在被接纳、没有苛责、很满足的前提下,才更容易生发出那种探索、冒险的成长动力,才会尝试着去发现自己、发展自己,带着一种十分好奇、充满兴趣的心态,去尝试各种体验,看看自己究竟可以创造出什么或发展出什么。
运用满足感,用爱的力量驱动,也能让孩子拥有前行、创造的能力。
不管用匮乏感还是满足感,都可以成为孩子上进努力的动力,也都可能达到我们的目标。区别是,孩子在努力的过程中,伴随的是怎样的情绪和感受。匮乏、害怕、紧张、羞愧、烦闷、沮丧、焦虑、不安?还是满足、享受、丰盛、轻松、兴奋、喜悦、快乐、宁静、自由?
不同的情绪和感受,就是不同的生命状态。
当我们在到处打听、费尽心思给孩子报最好的兴趣班、补习班的时候,也许更应该思考的是:我们要有怎样的人生?我们希望孩子有怎样的人生?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世界观、运用什么样的能量模式作为自己和孩子上进努力的动力?
在我将上面文字修改好,准备把它发给一个公众号的某某,我听到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响起:唉,我写得不够好!那么自然,那么清晰!我知道,那声音不是我的,声音说的内容也不是真的。这是我旧有模式的自动化反应。
我马上调整自己的念头,对自己说:能尝试写这样的文章,尝试这样体验的你,就是很棒、很完美的。亲爱的,多多嘉许自己。夸赞现在的自己写得好,并不会妨碍以后写得更好!
并且,我对自己刚才的觉察和改变,做了进一步的肯定:亲爱的,刚才你觉知的速度真快。
我相信,不断地做这样的练习,我们完全可以学会用爱的力量驱动自己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