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逢人不话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出纳不公平,难得儿孙长育;语言多反复,应知心腹无依。
学习传统文化的经典有一个障碍,就是理解文字的真正含义。虽然我们的老祖宗已经给我们留下一把打开传统智慧宝藏之门的钥匙,那就是中国文化独有的文言文。
一般说来只要经过一定的古汉语基础学习,就可以直接阅读几百年甚至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典籍,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然而即使如此,毕竟经过岁月的长河与历史的嬗变,语言文字的语义及语境都发生了很大的演化,尤其是近当代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等,变化之巨大是古人无法想象的,不要说几百年了,就是这几十年,我们的汉语有些词义已经完全不是原先的那个意思了,比如同志,大家都知道是指什么,可是在《列宁一九一八》的电影中列宁同志称呼瓦西里同志,你能说是那个意思吗?(众笑)当然,这是开个玩笑。
所以我们这一次讲《心相篇》,尽可能地回到当时那个语境当中求其本意。现在有些人在解读古代经典的时候,想象力非常丰富,完全是“我猜六经”和“六经为我”的路子,甚至连基本的古汉语常识都不通,就可以气壮山河的说古人的意思是怎样的,所谓“望文生义”“曲解原意”乃至“断章取义”,倘若先贤在天有知一定会去找他说个明白,否则真是“三世佛冤”呐!
我不是说如果是学古汉语的就一定解释的准确,因为这里面有对深层义理思想、历史脉络的把握,但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犯低级错误。
不过,大家千万不要误解我的意思哦,以为我解释的才是正确答案,我只是提醒各位要用这样的标准来听我的观点,你才能发现我的错误,我们才能真正教学相长,我想或许这才是好的治学态度吧。
好,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两句话的意思究竟是什么?
出纳当然不是指管现金收支的那个“出纳员”,有些人解释为出入的意思,也就是过去的奸商“大斗入小斗出”赚黑心钱。这个解释有道理吗?
有,但是有个问题:陈抟老祖在这里只是特指生意人吗?士农工商只针对“商”是不是本身就有些不公平呢?
有人说这是因为过去奸商太多,就像现在仇富一样,自然成为老祖说事儿的靶子。这个观点根本站不住脚,要知道,在唐宋时期商业已经很发达了,商人之间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加之传统价值观是那时候的“主旋律”,所以,商业规则大家普遍都是遵守的,要想生意兴隆持久,必须以诚为本,奸商不是没有,而是很少。因此,“出纳”肯定是泛指,不是特指。
至于官职名称、财物出入等也与上下文不符,那究竟是指什么呢?根据本文出自于希夷先生《人伦风鉴》之学,故“出纳”就是指相学之中的“出纳官”即嘴巴。只不过本文不是按照嘴型来断吉凶善恶,而是透过嘴巴最常干的一件事儿——说话来观察人事。
好了,“出纳”总算搞明白了,应该没有什么歧义了吧?
不公平似乎比较好理解,应该是指说话不负责任,满嘴跑火车,宁可胡说不能不说,甚至颠倒黑白,不论是非曲直,借用《弟子规》的说法——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不公平就是——见未真,却轻言,知未的,却轻传。
那后果是什么呢?——“难得儿孙长育”。怎么理解?有人解释说就是断子绝孙。这个说法恐怕不合常理,就算是父母大嘴巴,说话不靠谱,也不至于断子绝孙吧?
大概比较贴切的意思是:父母如果说话不负责任甚至胡说八道、信口开河,那教育出来的子女一定会出毛病,什么毛病?和他的父母一样啊!从而因为受父母影响而讲话不注意从而阻碍了自己的成长与前途。
讲到这儿我要提醒一下还没有做父母的朋友们(孩子很大的已经来不及了)。在社会上做事有很多职业必须先考证,考试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比如你要修理电线必须有电工证,要想烧锅炉必须有司炉证,想开车也必须有驾驶证,当然还有会计证、记者证、律师证等。
可是,在社会、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我们都没有经过培训就无证上岗了。什么事儿呢?——怎样做丈夫、怎样做妻子和怎样做爸爸、怎样做妈妈。你们有谁上过这方面的课吗?(有学员答:婚前教育算吗?)(众笑)呵呵,那是教你造小人的,那还用教吗?苍老师教的多好啊(众大笑)
于是我们几乎所有的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摸得好的夫妻恩爱、儿女有成,摸得不好的把家搞得乱七八糟、鸡飞狗跳。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修身齐家”的课程。不修身不仅不能齐家连子女都教育不好,因为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更是影响他们一生的老师,心理学的研究早就发现不同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理发育、人格养成都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中国人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同样是人跟着狼长大的狼孩,即使后来被发现把他救回人类社会,错过了语言、认知、智力、思维等发育的重要阶段,再怎么教育也很难把它变回正常的人类了。所以,我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投入的每一份心力将来都会产生百倍千倍的回报。
而要想把孩子教育好最重要的是身教而不是言教,比方说你想让孩子爱学习,不是天天唠叨学习有多么重要,而是家里多买一些书,没事你就在家里看看书,孩子潜移默化自然而然会受到熏陶。想象一下:你在家里呼朋聚友修理长城到三更半夜,然后扭过头训斥你的孩子“好好读书!读书多么快乐!”,你的孩子会很自然地想“读书这么快乐,你为什么不读书呢?我看倒是打麻将比较快乐”,说实话,你的孩子不相信你的话才是正常的,如果他竟然真的信了,他这个病一万块钱还真治不好。(众笑)
我说这些在我的家族里都是有沉重教训的,不说也罢。
当然,言教也很需要,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不能当着孩子的面什么话都说。这在西方是个禁忌。一般情况下他们如果要吵架,也会克制住或者避开孩子。
我们却几乎没有这个意识,毫不避讳的当着孩子的面人我是非甚至口不择言的胡说八道,请我们反省一下,我们究竟给孩子做了哪些不好的样子?
一定要记住:孩子有样学样!复印件错了,要改原件,而不是复印件,现在有很多家庭是父母生病了却让孩子吃药,那你好得了吗?!
说实话,我在孩子的教育上以及夫妻相处为夫之道上,都曾经犯了很多的错误,虽然后来意识到并且能够真诚道歉,但我想如果能够早一些学到岂不是少走很多弯路。
(有学员说:老师你干脆开一门这样的课嘛!)
呵呵,谢谢,我恐怕还没有资格开这门课,开这门课必须孩子是文科或理科状元考上哈佛、牛津最起码北大清华什么的,要不谁信你啊?人就这样,距离不仅产生美,还产生崇拜。所以,禅宗大德马祖有句话“修道不还乡,还乡道不香”。啥意思啊?你们慢慢去寻思吧,这话我可不能说破。(笑)
接下来“语言多反复”对应《弟子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中的“诈与妄”。
《增广贤文》有句话:易涨易退山溪水,反复无常小人心。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例子就是“狼来了”的故事。结果呢?“应知心腹无依。”——没有人再相信他,直至成为皇帝——孤家寡人、众叛亲离。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最著名的大概就是“烽火戏诸侯”了,大家自己去慢慢体会吧。所以,在人际关系当中最大的负资产就是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没有人愿意真心帮助你,你的路也就走到头了。因为信用破产是彻底的破产。
这两句讲的都是关于造“口业”的,要知道,绝大多数人不会去“以身试法”,但是却很容易在语言、说话上伤害别人,甚至并不自知。但你要知道:“良言一句暖三冬,尖酸刻薄六月寒”、“利刀割体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消”!切记!切记!
最后讲个故事,话说古时候有位皇帝命令自己的御厨给自己做一道世界上最最美味的佳肴,于是厨子端上来一盘“酱烧口条”,果然美味无比,可吃了几次也就腻了,就别出心裁让厨子再给自己做一道世界上最最难吃的菜肴,结果厨师端上来一道菜,皇帝定睛一看,还是一道“酱烧口条”,于是大怒,认为厨子犯了欺君之罪,质问他为何要戏弄天子,说不出理由就要砍头,御厨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最美味的菜肴是它,是因为舌头能说出天下所有的好话,最难吃的也是它,是因为舌头也能把天下所有难听的坏话说尽。”皇帝一听果然有道理,并且恍然有所领悟,于是重赏了这名御厨。
所以各位,口臭好治,口德难修啊!要想积福给自己和后代子孙一定要“口中留德”啊!常对人说善解语、温柔语、诚信语,不吃口香糖也会“吹气如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