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马利亚·冯·韦伯(Weber CarlMariavon,1786年11月18日-1826年6月5日),德国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1786年11月18日生于奥登堡的奥伊廷,父亲酷爱戏剧和音乐,还组织了一个由自家亲戚组成的小剧团,自任经理和提琴手,母亲担任剧团歌手。在德、奥两国的一些小城镇流浪演出。韦伯曾随团旅行演出,从小就受到舞台气氛的熏陶,积累起丰富的舞台艺术经验并由此熟悉了戏剧和德奥民间风俗。
韦伯出生的那一年,正是少年音乐家贝多芬在故乡波恩艺花初绽、“神童”莫扎特在维也纳的艺术生涯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韦伯伯父的女儿、大堂姐约瑟芬·韦伯便是备受莫扎特称赞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魔笛》中夜后的最早扮演者,约瑟芬的小妹妹康丝坦司·韦伯便是莫扎特的妻子,但由于莫扎特逝世时他才六岁,因此专业上未能接触。与他们相比,韦伯很不幸运。颠簸流离的生活,使他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而且,他家境贫寒,加以生来体弱多病,特别是幼年时因腰部患病.4岁时还站不起来。后来他终于能慢慢地站起来, 但已经是个拄着拐杖的瘸子了。这使韦伯的家人感到失望和伤心,认为韦伯什么事也干不了,与当音乐家更是无缘。
出人意料的是,9岁时的韦伯突然对音乐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并且开始作曲。韦伯如饥似渴地练习钢琴。韦伯是家中的幼子,他的两位哥哥都是大作曲家海顿的学生,都从事专业音乐工作,韦伯11岁时也随著名作曲家约瑟夫·海顿的弟弟米夏埃尔·海顿(Michael Haydn)学习,参加海顿指挥的萨尔兹堡唱诗班。
1798年在慕尼黑深造,1800年,14岁的韦伯写了两部歌剧《森林少女》(1800)、《彼得·施莫尔和他的邻居》(Peter Schmoll and his Neighbours)(1803),已孕育着浪漫主义倾向。其中的第二部搬上了舞台,但未获成功。
1803年定居维也纳,跟随沃格勒学习,沃格勒(Abbe Vogler,1749—1814)神父对他影响很大,这位维也纳的修道院院长热心收集德奥民歌并研究德国的古典文化,建议韦伯去熟悉民间歌舞和市井小调,并了解各种乐器的特殊性能。
1804-1806年在沃格勒推荐下担任波兰布雷斯劳(Breslau)剧院乐团指挥,在此位置上韦伯有机会熟悉了歌剧的许多保留剧目。此间,他为了培养听众对歌剧的兴趣,组织上演过莫扎特、贝多芬及梅叶尔等人的歌剧。也扶助过年轻的德国歌剧作曲家马施奈(H.Marschner,1795-1861)。
韦伯与梅耶贝尔(C.Meyer·beer,1791-1864)同是沃格勒神父的学生,他力劝梅耶贝尔写作德国歌剧,但是后者去了巴黎投身于法国大歌剧的创作。
此后3年左右的时间里,他本人则创作了歌剧《斯契摩尔·贝德》、《罗贝查贝尔》、《阿波—哈桑》、《西尔瓦纳》,还创作了许多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和歌曲,并以钢琴家的身份到各地巡回演出。他有一双大手,可以轻松地弹奏十度内的四部和声,他在小协奏曲等作品中那些他在小协奏曲等作品中那些惊人的大跳和八度滑奏等,就是为适应他演奏技巧而写的。他还曾轻松自如的把他的原《C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在#C大调上演奏,受到同辈音乐家们的赞扬。
1807-1810年在斯图加特任符腾堡路德维希公爵秘书,1810年被符腾堡国王驱逐出境,迁往曼海姆,后又至达姆施塔特。
20年代前后正是德国民族意识觉醒的年代,蒙受屈辱的梯尔齐特和约和拿破伦的侵略战争等,都曾激起广大德国人民的爱国情感。生活在人民中间的韦伯,看到了人民对德意志民族统一的热情和对拿破仑侵略战争的厌恶,他1812年赴柏林访问之后,“第一次感到了自己在政治上是德国人,第一次感到了自由、祖 国、壮烈、公民道德和仇恨专制统治等字眼。”以此为题韦伯写作了歌曲与合唱,并为反法战争中牺牲的爱国诗人克尔纳(Komer K.T.1791—1813)的诗集《琴与剑》谱曲,这使他成为一个民族解放的热情拥护者。几度巡回演出后,1813年被任命为布拉格歌剧院指挥。1815年他还写了康塔塔《斗争与胜利》等,在群众中引起很大的反响。
1817年起任德累斯顿宫廷歌剧院担任指挥,同年奉萨克森国王谕令,筹建并领导“德意志歌剧院”。并终生任职于此。毅力与天赋弥补了他肌体上的先天不 足,韦伯终于成为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社会活动家。
1821年6月,他的歌剧《自由射手》(Der Freischütz)也叫《魔弹射手》(Freischutz)在新建的柏林大剧院首演,获得巨大成功。这是他的10部歌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这部歌剧艺术形象及音乐语言都来自于德国民间,富于浪漫主义气质,被公认为德国的第一部民族歌剧,标志着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很快就风靡整个德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欧丽安特》和《奥伯龙》是另外两部比较重要的歌剧作品,仍以中世纪和神仙的世界为题,1823年,歌剧《欧利安特》(Euryanthe1817-1821)在维也纳成功首演。为实现建立德国英雄性大歌剧的理想,以及追求在歌剧中道德力量的戏剧对比,韦伯在《欧丽安特》的创作中进行了新的尝试。这部歌剧结构上摆脱了德国歌唱剧的影响,丰富了重唱、合唱在歌剧中的功能。这部歌剧中没有口白,改说白为朗诵调,音乐持续不断,但效果及 影响远不能与《魔弹射手》相比。两剧都有美好的音乐段落,尤其是序曲同样延续《魔弹射手》的手法,本身包含戏剧性的对置并与剧中音乐材料相连,《欧丽安特》的主导动机还以原形或变化形态在剧中贯穿。 对突破关闭式分曲结构作了探索,配器及和声运用也有进一步发展。如将咏叹调放到更大的场面结构中或各种性质不同的朗诵调的连接等。歌剧在配器及和声运用上,也有进一步发展。如建立在全音阶和半音阶对比上的和声使用,8个加弱音器的小提琴与1个不加弱音器的中提琴的颤音对比等,都很有代表性。但这部歌剧脚本比较晦涩,虽然完全地复制出中世纪骑士社会的气氛,但没能摆脱骑士传奇的神秘色彩,音乐也缺乏个性,以至演出后遭到冷遇。
韦伯的歌剧创作从选题到具体的音乐手段,对后来的马施奈、洛尔青 (C.A.Ionzing,1801-1851)以及瓦格纳的德国歌剧都有深刻的影响,包括柏辽兹在内的欧洲浪漫派作曲家也深得韦伯的启发。
1826年,他前往伦敦,指挥演出他应英国科文特加登歌剧院之邀而作的歌剧《奥伯龙》(Oberon1825-1826),这也是他的最后一部歌剧,是一部典型的浪漫传奇。剧中描写众仙之王奥伯龙和仙后蒂塔尼娅争吵后,找到一个获罪的骑士到东方经历了种种荒诞的冒险和爱情纠葛,最后骑士和他的情人在魔法号角下脱险,奥伯龙和仙后和好如奥伯龙和仙后和好如初,骑士也被赦免,双双爱情大团圆。这是一部典型的浪漫传奇,在伦敦上演时受到欢迎。歌剧的结构松散,音乐缺乏内在的统一和连贯性,更像一部戏剧配乐。但是序曲写得概括、生动,继承了《魔弹射手》和《欧丽安特》的传统,是音乐会上经常上演的曲目。首演后不久,韦伯于6月5日客死伦敦,只活了40岁,比贝多芬早一年,比舒伯特早两年,而瓦格纳,舒曼,门德尔松,肖邦,李斯特和威尔第当时都只有10余岁。遗体当时葬于英国,1844年由瓦格纳主持迁葬于德累斯顿。按照韦伯生前的愿望,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这样一句话:“这里安息的人,他爱人类,热爱一切纯洁、高尚的艺术。”
韦伯在格鲁克去世前一年诞生,他和蒙特威尔第还有格鲁克一样,在歌剧方面为德国做出了重要贡献。韦伯以歌剧知名,被视为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创始者。他继承了莫扎特和贝多芬歌剧创作的传统,吸收了外国歌剧的优点,创造了真正德国式的歌剧:不仅题材选用德国民间故事,而且采用了新鲜的音乐语言,建立了与内容相适应的表现手法,集民族特征与浪漫主义色彩于歌剧之中。他的作品表明了本国民间曲调形式怎样可供歌剧及其他题材所用。他使德国音乐摆脱了意大利歌剧的主宰,把德国的歌剧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马施纳(Marschner)和洛尔青(Lortzing)直接继承他的衣钵,而瓦格纳则在这领域取得登峰造极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