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立,建始也,从今天开始就正式进入冬天了,秋尽冬来,寒风料峭,只愿这个冬天少些寒意,人心都能温暖。
《立冬》
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之夜,懒于写新诗,围一个小炉,温一壶美酒,醉看那一地的雪花竟像月光一般。不禁想起了家乡。
《立冬即事二首》
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细雨生寒,草木青黄,春去冬来,独闻一绽梅花香。寒冷之节也能生出好心情。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秋天的最后一日,立冬的前一日,清霜冷絮裯,红叶满阶头,园林尽扫,唯有黄花不负秋。
《立冬》
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在满塘残荷的秋尽之时,迎来了冬的脚步,冷霜带来侵骨的寒冷,可寒冷不能击退读书之心,犹自燃起小火炉,临窗好读书。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2018年的11月7日19时32分迎来“立冬”节气。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左河水《立冬》诗云:“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遍野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作冬藏。”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 ,规避寒冷的意思。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秋雨,天气陡然下降,好多人都穿上了袄,让今年的立冬显的实至名归。了解一下立冬习俗。
迎冬: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成“四立”。在我国古代是重要的时令节日。 明清时立冬之日有“迎冬”之俗,即皇帝要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北郊的地坛祭祀,行“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农耕时期人们认为稻黍林果收成好坏,与土地神、龙王有关,所以京畿之农人多在立冬之日到土地庙、龙王庙里祭祀土地神、龙王,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有些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创新,在哈尔滨、商丘、宜春、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就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冬泳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是冬季人们喜爱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补冬:从立冬开始。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以增加肌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立冬时节的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吃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也要多食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
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所以《礼记》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说法。冬至,中国古有“冬至节”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