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篇,不仅高考后的学校选择是一个我们人生的转折,毕业后的职业选择也是另一个对我们影响比较大的事件。
大学毕业后的选择很多,有的选择了考研,有的选择了进入企业工作,有的则是选择了进入考公务员、事业编的序列。
但不少学生因为没有找到比较心仪的工作,选择了先就业再择业的方法。不得不说,这种选择的方式保证了学生的就业率,也让学生有了有了一个很正确的就业观:先找到一份工作,增加自己的经验,努力学习,寻找跳槽的机会。
但这种就业方式对于一些心仪于公务员、事业编之类工作的学生来说却也增添了不少困难。大家都知道,每年的公务员考试都是报名的人多,录取的人少,很多人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其竞争的激烈程度。但不得不说的是,这里面也有一些增加成功率的方法:考三支一扶。因为考过公务员的人基本都清楚,公务员的职位需求表中有很多是定向招取的,而三支一扶,就是其中的一个:定向招取,能报考的人数少,分数低,竞争程度相对较低,只要在其中工作几年,就有了报考公务员的条件,对于很多欲考公务员而不得的考生而言,无疑是一条“曲线救国”的捷径。但我们来看看三支一扶的报考要求,其中之一就是不含已经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你已经参加过工作,并且企业给你交过了社保,,哪怕只是一个月,对不起,你已经没有机会再报考三支一扶了。
你说没关系,我努力学习,边工作边考试也一样,总会考上的。于是,苦心人天不负,终于,我们进入了面试。但另一个问题来了,在进入面试之前,报考单位会先进行一次审查,其中审查的一项就是对已经工作了的考生需要单位出具一份同意报考证明,也就是说要有单位领导的签字与单位盖章。对于这里,很多考生就会感到头疼:什么~还要单位同意书,我考试都是偷偷进行的,现在去向领导说明自己有跳槽的意向,万一面试不过,那回去之后还不得看领导脸色、被穿小鞋啊。但报考单位那边:抱歉,没有同意书,不能审核通过。再看看旁边审核的考生,没工作,轻松通过审核,真羡慕。当然,报考单位之所以会有这么一条审核规定,是为了保证当考生面试合格被录取时,能够顺利从前单位调取档案,保证考生的顺利入职。但对于一些已经入职的考生来说,的确很不友好。
当然,说了这么多,想表达什么呢:如果我们在刚毕业进行择业时,能够提前知道自己选择之后的一些情况,也许状况会好一些。这也是我们要提前“成熟”一些,提前掌握一定的信息,而不是懵懂之间便草草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