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余华
白天的时候,因为工作不忙,所以就用手机听了一个故事。讲的是作者怀念自己外婆的点点滴滴的故事。
听着手机里主播的声音,我也想到了自己的外婆。
想到她似乎离开我很久了,也是因为她,让我第一次面对死亡。
记忆里关于外婆的印象很少,之前也听母亲说过,外婆还是很疼我的。小时候回家她也会给我买糖吃,只是小时候的我,怕生,也不敢和她亲近。
现在想来外婆给我留下的大多是一个干瘦的老太太,穿着肥大的黑色衣服,带着灰色的帽子,一笑,脸上的皱纹都团在一起。
小时候对死亡也没有概念,就是发现,外婆有一天竟然躺在一张白色的床上。身边有很多人。都围着她,可是外婆却一动不动。母亲很伤心,可我当时却一点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只记得到了第二天,母亲把还在睡梦中的我拉起,坐上了邻居的大卡车,来到了一个屋子。后来才知道那是殡仪馆,母亲在那边拿着外婆的骨灰,和工作人员说着什么。而那时的我,却只惦记之前的梦还没做完,好像再把梦做完。
到了后来,随着长大,也慢慢知道了死亡是怎么一回事。身边也陆陆续续的有人离去。比如去年回家过年的时候邻居哥哥家的叔叔查出了癌症,也曾经听母亲和父亲背地议论他在医院开刀,吃药却总不见好,人也消瘦,吃不下去饭,家里人都担心着。而等到今年回家的时候,就发现人也已经不在了。
又或者小时候,总有一个满头银发的爷爷,开着一家木匠店,没有老婆,也没有子女,每次见到他,这个爷爷总是笑嘻嘻的,也总会问我几句,成绩好吗?上几年级了。而家里人总让我不要和这个爷爷多说话,觉得他老不正经。但是,我每次上学,也总会经过这家木匠店,他看到我总会和我打招呼,周末放学,也能看到这个老爷爷一个人坐在门口晒太阳,做手工。也是有一天,发现他的店没开,以为是临时有事。又等了几天,还是没开,回家问了父母,才知道,他得了很重的病,去医院看了,也看不好。估计没多少日子了。当时心里也难过了一阵,很快那家店就被卖了,也再也看不到那个爷爷了。
其实,不管是外婆还是邻居家的叔叔,开木匠店的老爷爷,对于他们的离去,其实都没有让我特别害怕死亡。而当死亡发生在我身边最亲最爱的人身边的时候,我才真正开始心生恐惧。
记得是在四五年,当时在等待着春节的时候。一个电话突然在家里响起,原来是从小领我长大的爷爷,因为心脏病开完刀,结果状态一直很差,现在又住医院了,而且整个人气色也很差。我在听完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开始想了很多,当时也真真切切的害怕死神会夺走爷爷。脑袋里一直想的都是,要是爷爷不在了。我该怎么办,当时也找不到人倾诉,也什么忙都帮不上,晚上也睡不着,脑袋里都是不好的事情。
也是从那时候,我开始非常非常害怕死亡,我害怕它带走我身边我爱以及爱我的人,我也拒绝去听一切有关死亡的事情。我固执的觉得。只要不去想,其实这种事情还离我很远。父母都健康,爷爷只要度过这次难关,肯定会长命百岁,他们都不会离开我的。
虽然现在来看,当时的我,是多么的幼稚可笑,以为只要蒙上双眼,就看不到外面世界的残酷。但其实终究是徒劳。
我们都忘了,这个世界每时每刻,其实都有生命不断的出生,也有生命在慢慢消逝。甚至出生开始,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是向死亡迈近的一天。
其实生命是何等脆弱,死亡往往是一个瞬间,就突然降临,而关于讨论死亡的话题,也是为了更好的活,更好的思考生命的意义。
正如欧文•亚隆所说,死亡虽是终点,但人生的意义却不会因此湮没;死亡虽是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视角却可以让人们获得拯救。
其实突然想到死亡,也是觉得,与其像之前总是逃避,不如去正视,毕竟这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而随着年纪增长,我们也必须去面对身边的人逐渐离我们而去。
记得之前看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说是一个人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那么天上就会多一颗亮闪闪的星星。
想念他们的时候,抬头看看夜空,那里有一颗星星为我们闪耀,可能心就不会那么空了。